首页 次元 忧乐天下:范仲淹传 章节

19.比较一下又何妨

推荐阅读: 武道战神 史上最强大师兄 御天武帝 绝顶保镖 仙王归来 诸天祖师模拟器 泛次元聊天群 寒门狂婿 鉴宝神医 至尊仙道

著名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在他的《大学一解》中说过:“就精神言,则文明人类之经验大致相同,而事有可通者。”

可通者则有可比性。以教育论,纪元前那个黄金时期,论好学校,我们中国有前文书中写过的稷下之学,不亚于古希腊的雅典学院;论好老师,我们有以孔夫子为首的“讲师团”,不亚于“古希腊三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论好的教育思想,我们有“有教无类”“教学相长”“百家争鸣,平等互存”,不亚于那种“自由探索真理的学风和科学精神,尊重老师但又独立思考、严谨求真的个性”;论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我们是道、儒、法、名、兵、农、阴阳、纵横诸家什么课程都安排,以游学的教学方式为主,不亚于他们的数学、几何学、音乐、天文学、哲学、声学、语法、修辞、逻辑等课程,以及以“师生对话、诘难”为主的“问答法”;当然,人家男生女生同招、同校、同学,我们做不到,我们从来没把女人认准……这么比较下来,纪元前的中西教育旗鼓相当,我们一点不吃亏,甚至略占上风。

转眼到了中世纪。西方进入“科学成了神学的婢女”的黑暗时代,可就在这种黑暗中却开出了“大学之花”。秦始皇以专制独裁治天下,这恶霸之道大致贯穿于中国整个封建时代,不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赵匡胤偏要“以文化成天下”(宋朝周必大《文忠集·文苑英华序》),且定为国策不移。这就为书院之兴和范仲淹们大显身手,搭好了空前绝后的历史舞台。这里笔者不由得想把伟大的宋朝再歌颂一回。在中国所有封建王朝中,从文化和精神层面论,没有哪个可以与大宋王朝相比!秦朝那是文化盐碱地,提都别提;从来不是都夸大唐盛世吗?那就用它与大宋王朝比一比。比治乱:有唐一朝,大部分是乱世,“凡唐之世,治日如此其少,乱日如彼其多……其治安之久者,不过数十年。”“唐自高宗以后,非弑械起于宫闱,则叛臣讧于肘腋,自开元二十余年粗安而外,皆乱日也。”宋朝呢?则大部分是治世,连元朝人都夸:“自景德以来,四方无事,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连明朝人都自愧弗如:“宋之富盛,过今远矣。”这是什么差距?是乱世与治世的差距!

比人口:唐初人口为二千五百万,中唐峰值五千三百万;宋初人口为三千万,峰值突破一亿,靖康之变后人口锐减,也还与唐代峰值相当。所以宋朝人很得意:“生民以来,能济登兹者,未有如大宋之隆也。”比城市:盛唐时人口超过十万以上的城市十七座,而宋代为五十二座。唐都长安的面积大于宋都汴梁,人口相当,均超过百万。但首都长安仅有一百四十多个行业;而且生活质量太差,尤其精神生活更差,主要表现就是实行封闭式管理,叫作“坊市封闭”,“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日暮鼓响,家家闭户,坊市禁开,路人绝迹,犯夜即捕罚,乃历代禁夜为最者。而大宋朝自信,城市实行“坊市合一”,用现在的叫法就是“开放式管理”,拥有四百四十多个行业,宋神宗时共有六千四百多家大中型工商企业,有近九千家小商小贩,早有早市,日有日市,夜有夜市,都是不夜之城,“处处各有茶坊、酒肆、面店、果子、彩帛、绒线、香烛、油酱、食米、下饭鱼肉鲞腊等铺。盖经纪市井之家,往往多于店舍,旋买见成饮食,此为快便耳。”“城郭之人日夜经营不息,流通财货,以售百物,以养乡村”。

比土地开垦和粮食产量:唐朝从所谓的“贞观之治”到“玄宗中兴”一百多年间,垦田面积只增加了二百多万顷,耕地面积峰值约为六百二十万顷。而宋朝仅开国四十多年,垦田面积已超过二百多万顷,耕地面积峰值约为五百二十四万顷。哎,这宋朝不是少了吗?请别忘了唐尺小,宋尺大,唐代一亩约合今天零点七八三亩,而宋代是零点九七四亩。这样换算下来,唐朝耕地面积为四百八五万多顷,宋朝耕地面积为五百一十一万多顷,超出近三十多万顷。至于粮食产量,唐朝就更低了,平均每亩约一石至一点五石。而宋朝平均每亩约为二石。还有呢,唐朝耕地一年一作,最高亩产二石。而宋朝是一年两作,有的地方甚至三作、四作,最高亩产达六至七石。比国家财税收入:唐朝平均岁入三千多万贯,按通常一贯兑一两白银计,为三千多万两白银。宋朝呢,平均岁入为八千万至一亿两白银,最高岁入为一点六亿两白银,常被世人讥为“积贫”“积弱”的偏安南宋,尚能以占当时全世界人口百分之十五的五千五百万人口,创造出占全世界财富总量百分之七十五的惊人业绩。比人才库:唐朝开科取士,每岁最多也不过三四十人。

而宋朝则二三百人,最多一次达五六百人。有唐二百多年,进士登科者只有三千多人。宋朝三百多年间,进士登科者十万多人。比民众素质:别看唐朝大文豪、大诗人不少,文盲可多了,进学的人少啊。宋朝有了印刷术,广泛传播知识,兴学之风又盛,所以文盲相对少得多。宋朝人不无自豪:“宋三百年间,锓板成市,板本布满乎天下,而中秘所储,莫不家藏而人有……无汉以前耳受之艰,无唐以前手抄之勤。读书者事半而功倍,何其幸也。”整体来说,唐朝是消费型社会,宋朝则是学习型社会。“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一看就知道,宋人比唐人有文化、有教养、有气质、有情趣,更优雅、更浪漫、更幽默。法国汉学家谢和耐在《中国社会史》中说:“十三世纪的中国人似乎比其先人更善感、更浪漫……十三世纪的中国人也显示了某种好奇心和扩大了的视野,这又是在前几个世纪中看不到的。他们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会使其唐代祖先感到惊异。由于其谦虚有礼,富有幽默感,以及其社交生活的趣味和交谈艺术,他们成了中华文明所曾经产生出的最精巧和最有教养的人格类型。从他们的日常生活历史中,我们得到的一般印象是:他们能自然而然地自我约束,而且其生活中充满了欢乐与魅力。”什么盛唐?用“世民彀”对付读书人,就凭这一条,你连大宋的脚后跟都看不到!

所以,可以说,多亏了宋朝,才使中国的教育成就可与西方的大学有一拼。他们有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抓教育;我们有赵太祖、赵太宗兄弟俩以文治国,兴学重教。他们全欧洲有各类大学才百多所;我们宋代书院近五百座。他们有最早的名校萨莱诺大学,不过是个医学专科学校;我们的应天书院,那可是名医、名相一起培养,还开旅游课呢。他们有名教授大阿尔伯特,称为“全能教师”,那也是在十三世纪才出的名;可我们的范仲淹早你近百年就名满天下了,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更是改革家,这全能的水准绝对比他们高。他们的教育以“理”为主,强调科学真理,可他们的在校生赌博、酗酒、打架动刀子,受到市民敌视是出了名的;我们则以“德”为主,出来的学子温文尔雅,谦恭有礼,是优良社会公德的示范者。他们一直受基督教神学的控制和束缚;而我们,就算把儒教说成是宗教,可从范仲淹开始,就敞开胸怀接纳佛、道,三教合一,融会贯通,开了宋代理学——就是他们西方人说的新儒学——的先声。可比之处还很多,他们固然有许多优胜处,可我们的优胜处也并不见得比他们少啊!

在这场国际比赛中,以范仲淹领队的众多宋儒们,以其卓越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为国争了光,为子孙万代树起了楷模。(未完待续)

相邻推荐:九阳神鼎绝对**军界神话最强的系统大世尊黄帝内经网游之野望三国之召唤猛将界王恶鬼保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