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次元 忧乐天下:范仲淹传 章节

13.母校之恋

推荐阅读: 武道战神 史上最强大师兄 御天武帝 绝顶保镖 仙王归来 诸天祖师模拟器 泛次元聊天群 寒门狂婿 鉴宝神医 至尊仙道

范仲淹可能不曾想到,自己以学子身份离开母校十二年之后,再以“掌府学”的资格走进应天书院,“冒哀上书”的同时,又“冒哀”办学且史功厥伟,开一代教学新风。“范公堤”、《上执政书》、应天书院兴学,这三件非常事功让他声动朝野,名满天下,由一名地方小官员一举登上中央政坛。真可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应邀回母校应天书院做事,范仲淹是非常乐意的。一个人如果“修辞者不求大才,明经者不问大旨”,范仲淹是非常看不上的;“问大旨”就得以国事为念,不拘小礼小节,以丁忧守制之身勇赴教职又有何妨!更重要的是,走出母校这十多年来,宦游数处,四方交结,深感母校教恩厚重,怀有一种难舍的眷恋;而应天书院之名头,在全国实在是最为响亮,一提出自“正素先生”和“睢阳学派”门下,身价立增,谁不仰慕?如今有机会回归母校,去继承正素先生和睢阳学派的衣钵,真是天赐良机!

关于应天书院,前文书中已有提及,但无碍再述。

北宋最著名的四大书院,白鹿洞、岳麓、嵩阳、应天,若论开办最早,坚持时间最长,所育人才最盛,在宋代教育史上占有地位最突出,则数应天书院第一。《宋元学案》及《宋史·儒林列传》皆称:“庆历之前虽有……诸儒,称‘学统’者惟有睢阳。”

应天书院,又名睢阳书院,早称睢阳学舍。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代后晋。《玉海·应天府书院》载,当时邑人杨悫“乐为教育”,聚徒讲学,受到赵直将军支持,遂使这所私学成型。五代末北宋初,出了个名儒戚同文,字文约,宋州楚丘人,少拜杨悫为师,受五经。据《宋史·戚同文传》赞誉,此公苦读苦学到“累年不解带”;而且“绝意禄仕”,对当官不感兴趣,但对国家前途、百姓命运却非常关心,特改名同文,取“书同文”之意。杨悫死后,他继承恩师衣钵,将应天书院做大做强。据《宋史·戚同文传》称,“远近学者皆归之”,“请益之人,不远千里而至。登第者五十六人,宗度、许骧、陈象舆、高象先、郭成范、王砺、滕涉,皆践台阁”。睢阳门下人才之盛,当时显见突出于其他书院之上。

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应天府民曹诚(有人说他也是戚同文的学生),家资雄厚,慨然有复戚同文旧学之志。据曾巩《元丰类稿·戚元鲁墓志铭》说,他出资三百万,招募匠人,在同文“旧学之地,造书舍”,为屋一百五十间,聚书一千五百卷,“博延生徒,讲习甚盛”。他还愿意以学舍入官,这让真宗皇帝听了龙颜大悦,“面可其奏”,命端明殿学士盛度“文其记”,前参预政事陈尧佐“题其榜”,正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商丘乃睢阳旧地,世称戚同文为“睢阳先生”,门人则追号“正素先生”,《宋史·戚同文传》又称其追号为“坚素先生”。在宋代的儒学中,同文之学即被称为“睢阳学统”。世谓睢阳学统于复兴宋学有首创之功。

在此,不妨将应天书院的后续沿革顺便交代一下。

景祐元年(104),应天书院改为府学,官府拨学田十顷,充作学校经费。庆历三年(104),应天书院升为南京国子监学,与东京(汴京)西京(洛阳)的国子监并列为北宋最高学府。靖康二年(117),靖康之变,金人南下,赵构建南宋于应天府,不久迁往临安(今杭州),书院遂毁于兵火,久废近二百五十年。元初虽建有归德府学和文庙,但规模大减。其后,应天书院屡建屡废,名称也不断更改。明弘治十五年(150),黄河泛滥,归德府城淤积地下,应天书院也随之被埋。明正德六年(1511),知州杨泰有在旧城北筑新城。同年,知州周冕继修,始告竣工,归德府迁入新城(今商丘古城),应天书院也随迁城内,现存有明伦堂、大成殿、月芽池等建筑。明嘉靖十年(151),巡按御史蔡瑷将社学改建,沿用旧称“应天书院”。宰相张居正于万历七年(1579),下令拆毁天下所有书院,应天书院难逃此劫。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归德知府郑三俊重建“范文正公讲院”,位置在归德府学东。他效法范仲淹的精神,亲自执书讲学,一时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诸如官至户部尚书的侯恂,南京国子监祭酒侯恪,兵部侍郎叶廷桂、练国事等。范文正公讲院又名文正书院,明代中后期睢阳没于黄河,城址北迁,原讲院故址已无存。清顺治八年(1651),重建书院,侯方域撰有《重修书院碑记》。顺治十五年(1658),符应琦重建讲堂,集诸士而课之。康熙十三年(1674),知府闵子奇又修书院,请来名师执教,“下帷讲学,有醇儒之风,学者翕然宗之”。康熙四十年(1701)书院改为郡义学。清乾隆十三年(1748),知府陈锡格重修应天书院。光绪二十七年(1901)废科举,兴学校,诏令各省书院改为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书院改为中学堂,各州县书院改为小学堂。一九〇五年八月,范文正公讲院改为“归德府中学堂”(简称归德中学),从此,“书院”铸就的千年辉煌,终于沉寂于历史长河。

且说范仲淹面对这样一座全国数一数二的著名学府,怀着一腔眷恋之情回到母校,看到故园风光,思接先师灵魂,想必倍感荣幸又庆幸,兴奋又振奋,觉得肩负重大,充满热情和干劲,决心不负重托,干出一番业绩。再说,这么好的地利之外,天时与人和也都不错呀。(未完待续)

相邻推荐:九阳神鼎绝对**军界神话最强的系统大世尊黄帝内经网游之野望三国之召唤猛将界王恶鬼保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