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 忽悠戏大明 章节

第三百四十三章 伟人和学者

推荐阅读: 史上最强大师兄 绝顶保镖 御天武帝 鉴宝神医 武道战神 寒门狂婿 至尊仙道 仙王归来 泛次元聊天群 诸天祖师模拟器

在钟楠看来,伟人之所以称之为伟人,就是因为他们是现有了理论,而后用理论去指导实践。

或者说,是思想走在了现实前面,并成功的用自己先进的细想,指导了人们前进的道路。

这种人,几千年也出不了几个,不过翻翻中国的历史,也不是没有。

非举例子的话,比较明显的就是诸葛亮同志的隆中对。

在刘备危亡的时刻,诸葛亮能审时度势,为刘备将来的发展规划好道路,并且用后来具体的实践,证明了自己的正确,这就是伟人的标志。

每当刘备按照诸葛亮制定的路线(连吴抗曹)走时他的事业就蒸蒸日上,一旦背弃了这条路线,他就要吃大亏。

更为明显的,自然是一代开国领袖,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矛盾论》和《论持久战》都是一言成谶,用先进的思想,指导着我党我军的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

而后来所发生的事情,也恰恰证明了他理论的正确性。

不是伟人的学者们,则是靠着实践去归纳思想。

或者说,我说了,你去干,根据你的成败得失,我再进行总结,形成我的思想。

这种感觉,就象是大家面临一座山,因为不了解情况,不知道该不该过去:

伟人会告诉你:山里有老虎,五个人一组,组与组之间不要超过二十步,这样都能活着过去。大家听了,也过去了,没什么伤亡。

学者们会告诉你:翻过去,有没有老虎告诉我一声。大家去了,人死了一大半,然后学者们会很得意的记上一笔,某某山,有老虎,需结伴而行。

当然了,学者们也不是没有获得成功的可能,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没有伟人的睿智,再不去亲身的实践,那是世界上最可悲的事。

让人感到心痛的是,在中国,这种悲剧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一直延续到了清政府灭亡前。

没有伟人的睿智,也不愿象学者一样去尝试,却硬要用自己的理论指导别人实践的人,叫蠢材!

代表人物很好找,存天理灭人欲的发起者倡导者,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作者、维护者朱熹无疑就是这么一个瞎包玩意。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提出者董仲舒,则是这帮玩意的祖宗。

他们不是伟人,也没有实践,靠着对前人理论揣摩,拍拍脑袋瓜子写出来两本破书,并通过统治者去实现自己所为的梦想,并在得到推广之后,反过来控制统治者的思想。

这种人如果可以称之为圣人,那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了罪人。

在后世,大家都知道,朱老英雄是叫花子出身的皇帝,斗大的字不认识一箩筐,也经常的借此去讥讽笑话他。

令人寻味的是,有人甚至把八股取士的罪名,也安在了他的头上。

其实这个道理,即使你不是文学博士,也应该想的出来。

你去找个文盲,让他给高考出题,你看他能出出神马来,结论可想而知,他神马也出不出来。

真正要控制人思想的,不是帝王,而是儒家。他们要的,是儒家能够永远的垄断仕途。

至于他们的思想是否正确,是否合理,是否可行,他们从来都不会去考虑。

以至于海青天为了一块点心,饿死了自己的闺女,还觉得伟大光荣正确。

以至于好好的人被割掉了小弟弟,还觉得这事皇恩浩荡。

以至于岳飞惨死风波亭,他自己还觉得理所应当。

看着树上的王守仁,钟楠的心里突然感到,树上坐着的,就是一个神经病。

起码在现在,他没看出王守仁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最起码,他还没有思考透彻,知行合一这句名言。

知行合一,解释起来很简单:

用现代的话说: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用王守仁的话说:知行合一,是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用最简单的话说:知行合一,就是不光要学理论,而且要把理论拿去实践。

可以这么说,在王守仁同志悟道以前,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都不知道,把圣人的话拿出来试一试。

圣人说打雷,那就得打雷,不打,那就得帮圣人找原因。

圣人说格物致知,那就得格物致知。

同一张餐桌,让你个现代的孩童去格它,说明他存在的道理,恐怕得到的答案,都是一句话:‘吃饭要用!’

可是交给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们,格上个三五天,给你的答案应该是这样:‘面为阳,背为阴,阴阳调和、四足撑天,暗合圣人之道,故而有之!’

就这么个格法,难怪王守仁会格到树上去摸老鸹,难怪王守仁会格到院子里看竹子,难怪王守仁会格到大喜的当天,忘了自己在讨老婆。

看着不人不鬼的王守仁,钟楠暗暗的摇了摇头,为了让这个伟大的哲学先去早一点看清朱熹等人的真正面目,他冲着王守仁把手一招,高声叫道:

“舅子哥,下来吧!你这么个想法,想不出什么道理的,你下来,我给你讲讲你就明白了。”

“不不不!”

一听钟楠让自己下去,王守仁的脑袋登时摇成了拨浪鼓:

“我正在一会圣人之道,现在下去,不就前功尽弃了吗?”

一听自己的舅子还是不肯下来,钟楠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苦笑:

“那你悟出了什么没有啊?”

“有点收获!”

王守仁皱了皱眉头,带着一脸的认真,很是严肃的对树下面的钟楠说道:

“乌鸦能活着是天理,它们需要吃虫子的人欲!可是圣人说了,存天理灭人欲,莫非乌鸦应该灭掉吃虫子的欲望?可是灭掉了欲望,天理怎么活得下去啊?”

“所以我说,圣人说的话,是放屁!”

钟楠听完了王守仁的话,心里徒然一惊,能把乌鸦格到这个地步,王守仁也真不容易。

不过话说回来,到了这种如痴如狂的境地,再外下走,不变圣人,他准变疯子。(未完待续)

相邻推荐:合久不分大唐妖黑河湾风云念力系统人到中年,走上仕途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