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胡善围 章节

185、龙卷风

推荐阅读: 寒门狂婿 绝顶保镖 仙王归来 史上最强大师兄 鉴宝神医 诸天祖师模拟器 御天武帝 武道战神 泛次元聊天群 至尊仙道

以李景隆为首的跑男团疲于奔命, 最终找到了济南这个古城, 得了片刻喘息之机, 召集残部, 这时南方大批的粮草终于到了, 也有了棉衣,李景隆重振旗鼓, 数了数手下的士兵, 他来的时候是带着五十万南军来的, 加上前任耿炳文留下十万军队,一共六十万。

现在还剩多少?四十多万。

前任丢了十万,李景隆丢了十几万, 人数是前任的两倍, 丢人不止前任的两倍, 李景隆连耿炳文这个老将都不如。

怎么办?出征之前李景隆写了军令状,夸下海口,秋天结束战斗, 班师凯旋, 现在都入冬了,南军一次胜仗都打过, 六十万南军被十万燕军追着打,丢人啊!

李景隆心想, 不管怎么样,都得掰回一局,否则战报不好看。

于是李景隆下令坚守济南, 写了折子,说北方十月就下雪结冰,南军因不适应这里寒冷的天气,病倒冻死一大片,燕王这个贼王乘人之危,偷袭我军大后方,导致我军损失惨重。

曾经有个机会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如果皇上愿意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我愿意付出生命的代价取得胜利。

目前我军在济南粮草充足,我军正在守护济南,以防止燕军乘胜追击,南下滋扰百姓。所以,再次求皇上再给我一次机会,等到春暖花开,天气转暖,北平城的冰墙融化了,我就立刻带着南军讨伐燕王……

南军再次惨败,三十万打十万输了,六十万打十万也输了。

消息传到京城,朝野哗然,准备好的庆功宴迟迟不能开始,眼看着变得遥遥无期了。

众人取笑李景隆,六十万军队被十万军队追着打,如丧家之犬到处跑说他应该改名叫做“李跑跑”才对。

大朝会上,黄子澄,方孝孺等弹劾李景隆,要建文帝解除其北伐大元帅之职——这两位顾命大臣假装忘记当初是自己极力举荐的李景隆。

但也有大臣们上书,为李景隆求情,说李景隆是皇亲国戚,又是将门之后,削藩的大功臣,应该再给他机会。

建文帝心想,倘若连续两次临阵换帅,岂不是动摇军心?何况目前也找不到比李景隆更适合的人当主帅了。

更何况,有李景隆守在济南,阻拦燕军南下,把“祸水”始终都困在北方,这也是功劳一件,否则燕军直捣中原,就更麻烦了。

所以,建文帝力排众议,让李景隆戴罪立功,坚守济南,并且送了一大批补给过去,要李景隆务必守好门户,待春暖花开,立刻发动第二次攻击。

李景隆接到圣旨,放下心来,跪地说道:“罪臣李景隆必肝脑涂地,以谢皇恩!”

且说燕军追到济南,济南这个城市易守难攻,燕军没有恋战,转而去收拾燕地腹部的东北驻军。

驻军的首领是吴高,将门之后,胆子小但做事缜密,简称有谋无勇。副统领叫杨寿,胆子大但头脑简单,简称有勇无谋,两人正好互补,配合默契,和燕军几次交锋,燕军都没有得到什么好处。

道衍禅师献上反间计。首先要燕王写信给留守北平城的燕王世子,说吴高是个将才,有心将吴高劝说到燕军阵营,目前已经有进展了云云。然后,要探子送秘信的时候,故意被南军发现,捉住探子,搜到信件。

李景隆看到燕王所书,高兴坏了,没有打胜仗,揪出一个叛逃的大奸细也是好的,蚊子腿也是肉嘛。

于是,李景隆添油加醋上书建文帝,说吴高要投降燕王,献出辽东。

建文帝一看,怒气攻心,中了燕王的反间计,当即下令解除吴高统领之职,贬斥到千里之外的广西当个小军官了,命杨寿接任统领之职。

吴高接到任免书,简直比岳飞还冤,当即痛骂李景隆是秦桧在世,冤枉忠臣。

但是前面也说过了,吴高谋略有余,胆量不足,他不敢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理由抗旨,于是吴高含泪离开。

守门的牧羊犬吴高一走,燕王这头狡猾的狼来了,立刻攻辽东,扬寿以前都听上司吴高的话行事,指哪打哪,没有领兵的能力,燕军一来,辽东军立刻兵败如山。燕王这头狼就这样叼走了辽东。

辽东从此归于燕地,再也不用担心腹部受敌。

所以,燕王得辽东,第一功臣是李景隆,建文帝居功第二……

李景隆得知辽东失手的消息,顿时傻眼了:怎么办?本以为蚊子腿也是肉,却没有想到燕王老奸巨猾,连蚊子腿这点肉都藏着迷/魂药!

现在好了,一次胜仗都没有打赢,反而丢了辽东。

怎么办?建文帝上一次听信了他南军不善冬季作战的理由,原谅了他,给他再来一次的机会,现在丢了辽东,找什么借口呢?

李景隆不愧为是个“千古一帅”的传奇人物,他想到了一个骚操作:围魏救赵。

燕军攻下辽东之后,立刻攻军事重地大同,大同是挺近中原的重要门户,其军事价值不亚于济南。

李景隆决定出兵救援大同,如果成功保护大同,这也是大功一件,可以抵消失去辽东的罪过。

此时已经是建文二年,一月份,南方柳树已经有了绿意,但是北方寒冷依然□□,经过一个寒冬的淬炼,加上补给足够,南军已经勉强适应了北方的寒冷。

李景隆饱暖思战功,决定带着手下四十多万军队开拨,顶着冰天雪地的气候,去支援大同。

这一次,李景隆吸取教训,带足了粮食,让战士们吃饱穿暖,士气高扬,浩浩荡荡直奔大同,准备袭击燕军大后方,一雪前耻。

然而,李景隆四十多万援军在雪地里辛苦跋涉半个月,爬雪山,过冰河,到达大同,别说燕军了,连根毛都没有!

燕军去哪儿?

大同守军告诉李景隆,燕军退兵了。

原来,就在李景隆出紫荆关的时候,燕军已经从居庸关返还北平城。

两军完美错过了。

四十多万南军无功而返,等于在冬天野外来了一场四十多万人的奔跑吧兄弟。

奇耻大辱。

李景隆灰溜溜的回到济南,召开会议:“我们中间出了叛徒,否则燕军怎么那么巧,和我军错开?”

南军互相扯皮推诿,互相举报对方是奸细,李景隆需要一个替罪羊为这次开玩笑似的野外拉练负责。

于是,李景隆将那个总是顶撞他的耿炳文旧部下推了出去,伪造和燕王来往的文书栽赃与他,命人绑到京城问罪。

李景隆泣血上书建文帝:不是我军无能,而是出现了叛徒,泄露我军行军路线,导致两军交错而过,错失战机。叛徒已经找到了,押送京城,请皇上严惩。

不过,燕军既然听闻我军支援大同,就立刻撤离,这说明燕军害怕我军啊,所以闻风丧胆而逃。

北方的天气还很冷,冰河尚未融化,但是冬天已经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请皇上相信微臣,再给微臣一些兵马,等到了四月,微臣立刻率兵出发,平定北平。

李景隆的上书一如既往的给建文帝画大饼,而建文帝也一如既往的吃这一套,相信了李景隆,还又给他补充了十几万军队,凑成刚开始的六十万人。

这一次你一定要胜啊!

乘着李景隆要钱要粮食要人的功夫,燕王也没闲着,他带兵去围保定府,保定府不战而降,归顺了

燕王府。

终于,到了四月,暖和天气,万物复苏,天气不冷不热,李景隆瞧着六十万军队操练的差不多了,下令再次攻打北平城。

而这一次,燕王已经解决了西北、东北、还有前线的所有敌人,都归于燕王府,燕王不容许南军再对北平城造成任何威胁,没有在城中迎敌,而是带着十万燕王以及蒙古归顺的骑兵们主动迎战南军。

两军在河北会战。燕军勇猛,且熟悉地形。南军人多,装备精良,甚至出现了□□厂最新研发出来的地雷,两军各有胜负。

直到最后决战,不可思议的一幕来了。

双方交战到高/潮,都杀红了眼,突然,平地起了一阵类似龙卷风似的旋涡状怪风。

而且,这风吹啊吹啊我的骄傲放纵,居然卷起了南军主帅李景隆的旗帜,怪风不仅骄傲放纵,而且力量惊人,居然将旗杆都吹倒了,咔嚓一声,象征主帅的旗杆轰然倒下。

燕军乘机大呼:“李景隆死了!速速投降!”

南军起初不相信,但是他们回头找李景隆,然而不仅没有找到李景隆,就连主帅的旗帜也没有再次树立起来,或者立一个备用的旗帜。

要知道古代打仗,没有什么手机或者卫星定位,一切都靠鼓声,锣声,还有旗帜的语言来指挥作战。

主帅旗帜犹如定海神针,帅旗一倒,表示主帅出事了,所以在战场上,抢夺一面旗帜比一个人头能够得到更多的战功。

帅旗不见了,定海神针倒下,南军顿时大乱,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燕军乘胜追击。

这一仗,十几万南军投降——投降的人数居然比对手燕军的总人数都多。

南军所携带的粮草等物也全部被燕王缴获,李景隆简直就是燕王府的军队和物资运输大队队长。

李景隆死了?

当然没有,作为大型户外真人秀奔跑吧兄弟的常驻代表,李景隆只是正在做他的强项:逃跑。

没错,主帅旗帜一倒,龙卷风卷到飞沙走石,李景隆还以为是燕军杀到了中军阵营,砍断了主帅旗帜,哦,变故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离不开暴风圈,来不及逃,李景隆心想我不能再想,我还是赶紧跑吧!

于是李景隆吓破了胆子,都没有来得及去确认真假,想都没想,立马拔腿就跑!

这一跑,本来有胜算的南军集体崩溃,无心战斗,都跑了。

李景隆就近跑到德州,连口扒鸡都没吃上呢,燕军已经追过来了,李景隆要南军严防死守德州——然后自己从后门跑了。

南军见主帅如此不负责任,一丝战意也无,心灰意冷,象征性的抵抗了一会就投降了。

燕军占领了德州。

李景隆跑啊跑,跑到了济南。济南易守难攻,粮草充足,但是李景隆已经以惊人的速度把六十万大军给败光了,龟缩在济南不出。

消息传到京城,朝野内外已经不能震惊来形容了:六十万都打不过十万?

震惊到了极点,反而是一片诡异的平静。

皇室成员屁股都在京城,但是心已经偏向燕王,这个在朝廷北伐之前就已经确定。

出现最大心理变化的是朝廷官员,由于建文帝是正统继位,在北伐之前,官员基本都觉得燕王是逆贼,是造反,是欺负侄儿。但是在北伐连遭大败之后,朝廷官员意识到:

一个无能的君王败起家当来是多么可怕,幸亏高祖皇帝先前数次北伐打到北元没有还手之力,否则大明危矣!

北伐屡次失败,朝廷的风向暗中起了变化,不少官员暗自改变了立场,倾向于大明需要一个雄主,而不是把打仗当儿戏,不到一年就砸出去六十万大军的幼稚小皇帝。

否则,高祖皇帝辛辛苦苦积攒了三十一年的家当,还能败几年?

人就是那么奇怪,以前洪武朝,官员们都暗地里埋怨高祖皇帝太过苛刻,动不动就喊打喊杀,可是现在新君上位,连出昏招,败起家来眉头都不眨一下。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强势的帝王总比昏聩的帝王要好!

而燕王朱棣所作所为,真的和高祖皇帝太相似了,一样的积极进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聪明,勇气,还有不可思议的运气,身边善战的年轻一辈将军尤其多……

当然,官员们都不敢明说,只得用思恋高祖皇帝的幌子来掩盖内心的转变。

建文帝也晓得自己让朝廷失望了,为了挽回尊严。建文帝不再听信李景隆的借口,下令立刻撤职查办,召回李景隆,派出了武将盛庸为平燕大元帅,接替李景隆。

盛庸带了二十万南军,又一路收编散落的的残军,决心与燕王一战,挽回建文帝的尊严。

李景隆灰溜溜的回京,大朝会上,不少人吵着要建文帝杀了李景隆,建文帝没有点头,但是也解除了他所有职位,就连曹国公的爵位都削了,不准他再上朝了,命他在家里闭门思过。

李景隆在家里终日饮酒消愁,喝醉了耍酒疯,将酒坛子乱砸一气,“思过思过思个鸟过!都说老子是废物!你行你上啊!”

话音刚落,一个声音响起,“曹国公说的对,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曹国公才华横溢,然而昏君有眼不识金镶玉,导致明珠蒙尘,黯淡无光,只要曹国公找对了明主,必定明珠生辉。”

“是你!你果然跑去投靠了燕王!难怪都抓不到你。”看到此人,李景隆犹如白日见鬼,“老子已经不是什么曹国公了。”

纪纲嫣然一笑,“等你作为内应,帮助燕王登基,立刻恢复你曹国公的爵位。”

作者有话要说:  继续搞统战工作,估摸周末能够写完靖难之役,毕竟李景隆跑得再快,也没有建文帝败家败的快。

另外,将来会接档《胡善围》的古言《沐府风云》今天已经定下了文案,现在帖出来给大家瞧瞧,还没有收藏的同学赶紧去支持一下啊,给舟一些信心。

这一次故事背景设定在明朝中期,最繁华最狗血的那一段时期。男主沐朝夕是沐家第八代,女主白术是谈太医和茹司药的孙女谈永贤的学生,黄惟德的侄孙梁储也会作为重要配角出现。

大明宫廷六品女医白术偷人了——偷走了正德皇帝年轻俊美还算新鲜的遗体,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一种特殊的“狂犬病”悄然滋生,患者畏光,见人就咬。这是天灾,还是人祸?

锦衣卫千户沐朝夕奉旨调查白术,然而他发现这一切居然与自家沐府有关。

白术:看我抓一把中药,调个偏方,专治你被咬的伤。

沐朝夕:老子信了你的邪——明明昨晚是你咬的我。

不纯洁的吃瓜群众:哦?哦!

近视眼摘下眼镜就六亲不认的女医vs当了十年锦衣卫都没有升官的官八代

一句话简介:塑料夫妻解决大明丧尸危机

八年前承诺要开的文,终于要挖坑+填坑了,无缝隙接档《胡善围》小伙伴们快到坑里来呀

内容标签: 宫廷侯爵 豪门世家 宅斗 宫斗

搜索关键字:主角:白术,沐朝夕 ┃ 配角:谈永贤,梁储,正德帝,嘉靖帝,沐朝弼, ┃ 其它:宅斗,宫斗,朝斗,大明生化危机

相邻推荐: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暗界战皇主神空间的道修最后一个捉鬼师回档1995穆斯林的葬礼重生之南朝争霸美漫生存指南宠妻攻略,有点甜天皇巨星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