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胡善围 章节

184、奔跑吧,兄弟

推荐阅读: 寒门狂婿 绝顶保镖 仙王归来 史上最强大师兄 鉴宝神医 诸天祖师模拟器 御天武帝 武道战神 泛次元聊天群 至尊仙道

李景隆率领五十万北伐军往北平城进发, 此时正值十月, 南方才穿上夹衣, 但是北方已经穿棉袄了。

第一任北伐军主帅耿炳文是八月份带着南军来的, 那时候都以为三十万南军肯定能取得胜利, 估摸还能赶得上回家过九九重阳节,南军如此轻敌, 于是行军时并没有准备过冬的棉衣。

由于李景隆急于攻城, 不等粮草棉衣等补给送到, 就匆匆继续北上,高级的军官有棉衣御寒,但是下级军官和普通士兵取暖基本靠行走, 或者用战马吃的草料缝在单衣里头御寒。

白天还好, 到了晚上, 地上都结了白霜,战士们手脚活活冻出了冻疮,又要节约粮食, 等候补给, 故,行军路上怨声载道。

军心不振, 在李景隆看来,这都不是事, 只需要一场胜利,富饶的北平城就是最大的补给站。

有手下报告说晚上实在太冷了,许多战士们都冻病了。

李景隆说道:“晚上冷……就干脆不要睡觉了嘛, 日夜行军,等攻下北平城,就什么都有了。”

李景隆这种何不食肉糜的言论,让战士们十分寒心。

李景隆有华丽的马车,他可以在马车里枕着温暖的裘皮睡觉,不耽误赶路,可是战士们全靠两条腿啊。

战士们纷纷念着前任主帅耿炳文的好处,人家耿元帅一把年纪了,从来不搞特殊,和战士们同吃同睡,不解甲衣,和衣而眠,何等的气概?

唉,真是一任不如一任。

南军行至北平重要的门户卢沟桥时,李景隆都准备打一场夺桥的战役,可是前方探子来报,说卢沟桥没有任何燕军把守,空无一人。

李景隆大喜:“燕王世子那个大胖子果然是个废物,都不敢一战,龟缩在城里。继续前进,说不定今晚就能攻破北平城,大家睡个好觉。”

南军兵临城下,一个个鼻涕都冻住了,眼睛饿得发绿,恨不得立刻攻破城楼,好抢一身棉袄穿。

李景隆看着我方士气高涨,很是得意,愈发认为北平城已是囊中之物,正要下令攻城,一支去了箭头的箭矢从城楼上射下来,绑着一封信。

李景隆打开一看,是燕王世子要求和谈的信,在信中口口声声称呼他为大表哥。

按照辈分,李景隆也确实是燕王世子的表哥。朱高炽在信中说,我们都是一家人,要和平,不要战争,有什么要求亲戚之间可以坐下来好好谈嘛。

李景隆有些犹豫,遂召开紧急会议,把燕王世子的和谈信交给诸位将军传看。

有人主战:“裤子都脱了,他给我们看这个?不要怂,就是干。”

有人主和谈:“兵法上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真本事,当年开平王徐达不也是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这座城池吗?开平王可以,曹国公也可以。”

这马屁拍得李景隆十分受用,毕竟和开国第一功臣相提并论是十分荣耀的事情了。

如果真的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北平城,我李景隆也能封王!

于是李景隆写了回信,商议两军和谈。

北平城,燕王世子朱高炽将李景隆的回信拿给母亲燕王妃。

燕王妃看完回信,一笑,“李景隆果然是沽名钓誉之人,想要像我父亲当年一样,不费一兵一卒就攻克北平。也不拿镜子照照,他配和我父亲相比吗。如今你父王还在支援永平,无力分兵来救,我们拖得一日是一日,等待援军。”

燕王妃有勇有谋,她做好了背水一战的准备,甚至连唯一的孙子朱瞻基也交给沐春带到云南保护起来,但是她也尽力为取得胜利而努力,想尽一切办法。

朱高炽说道:“是,儿子这就回信,慢慢和李景隆商议和谈的时间和地点,起码能拖到明天早上,那些南军都没有棉衣,身上披着稻草编织的草席取暖,简直就像一群乞丐,就这样熬一晚上,第二天必定冻病倒一大片。”

当晚,南军和燕军“鸿雁传书”,商议和谈。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南军初来乍到,恨不得立刻进攻去抢粮食抢棉袄,可是主帅李景隆却要和谈!

五十万打一万,还要和谈?

十月的北平,寒风呼啸,南军身上冷,心也寒,挤在一起,冻得睡不着觉,取暖基本靠抖了。

由于燕王妃下令“坚壁清野”,一根稻草、一粒粮食、一片瓦都不留,连树木都砍了,拖到城里,南军连生火的木头都没有,无法点燃火堆取暖。

好容易熬到天亮,很多人都没有力气起床,冻到得了伤寒。

燕军要求南军退到离城门两里的地方扎营,然后在离城门一里的地方设一个帐篷,双方各派十名代表,放下兵器,去帐篷里和谈。

这个要求似乎不过分,李景隆遂退兵二里扎营,派代表和谈。

南军要求:放下兵器,弃城投降,北平由南军接管,燕王府所有人都跟着李景隆回到京城,然而由燕王妃和燕王世子都要亲自动手给燕王写劝降信。

燕军要求:劝降信是可以写的,但是北平是高祖皇帝封给燕王的,李景隆无权夺城。另外,要保证燕王府家眷的安全和应有的尊严。

关键点是北平城的归属,双方谈了一天,没能达成一致意见,然而天确又要黑了,寒冷漫长的黑夜又要到来。

谈判谈到满脑子怒火,肚子又饿,南军大部分军官都向李景隆请命,请求攻城:

还有人一语道破天际:“元帅!燕王世子那个大胖子坏滴很!燕军就是故意拖延时间,等待援军,我们千万不要中了缓兵之计!”

“是啊!我军再不攻城,冻死病死的战士就要比战死的都多了。”

谈了一天毫无结果,李景隆也有恼火,正要下令攻城,突然闻到一股馋死人的烤肉香!

原来燕王妃为了表示和谈的诚意,命人送了一百只烤羊、一百坛好酒,还有一千件棉衣出城了。

有吃有喝有穿,看来燕军真的有诚意。

于是李景隆又软了下来,将酒肉和棉衣都分了,要大家稍安勿躁,还是以和谈为主。

不过,李景隆还是留了个心眼,要求熬夜和谈,不要等明天,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前达成一致。

燕王妃送的东西虽多,但是南军五十万将士,根本不够分,燕王妃分明是“二桃杀三士”之计,于是为了抢夺酒肉和棉衣,南军内部分歧严重,差点内讧哗变,这一夜南军军营一片混乱,谈判的帐篷里唾沫横飞,很是热闹。

李景隆听着帐篷里车轱辘般你来我往的官方语言,到了下半夜,实在熬不住了,把身上的狐裘紧了紧,睡着了。

到了天亮,依然没有结果,却听到了喊打喊杀之声,李景隆猛地惊醒,“燕军居然敢出尔反尔,出城攻打我军,实在——”

“元帅,是我军因抢棉袄而发生了斗殴火拼,您快去管管他们!”

李景隆出帐篷一看,南军就像一群叫花子似的抢已经冷透的烤羊肉,一件件厚实的棉袄被“分尸”了,天空中满是飞出来的棉絮。

还没开始,自家就乱了阵脚,到了这个地步,李景隆就是傻子也明白了燕军的狼子野心,这那是谈判,分明把老子当猴耍!

为了转移南军的火气,将内部矛盾转移,李景隆只得下令立刻攻城。

由于事发仓促,南军攻城毫无章法,只用人海战术,一波波往前冲。

五十万军队犹如潮水般席卷而来,震天动地,偌大的北平城犹如巨浪里的一艘小船,即将迎来一波波的惊人巨浪拍打攻击。

城楼上,燕王妃命令燕军不要乱射,待第一波南军到了射程,才举起旗帜。

万箭齐发!

箭矢如此密集,遮蔽了清晨的阳光,霎时天都黑了,面对如此密集的箭阵,南军连忙用盾牌组成围墙,头顶也用盾牌相连,放缓的速度,像乌龟似的,继续向前冲击。

一个个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乌龟正阵,霎时,火炮齐鸣。

盾牌就像龟壳似的,一片片在炮火下炸开,里面藏的人暴露在箭阵之下。

在火炮和箭阵下,南军一波波倒地,但是军令如山,只能前进,不能后退,长江后浪推前浪,将前浪拍死在战场上,几轮射击之后,北平城外尸首堆积如山。

李景隆热血沸腾,“给我冲!燕军主力在永平,北平城的火炮和箭很快就用完了!”

李景隆估计的没错,到了中午,城楼的火炮声和箭阵明显变得稀疏起来,到了下午,稀疏得就像中年油腻男人的发际线,北平城火力快要耗尽了。

李景隆大喜,“难怪燕王世子一开始就要和谈,原来是拖延时间,要真打起来北平城一天都守不住,冲!给我继续冲!”

饿得快要发疯的南军继续往前冲,箭矢快用完了,而且北平有九个城门,一万守军如何够用?

燕王世子妃下令北平城健壮的妇人们登上城楼,往城下投掷石块,燕王世子侧妃郭氏又命老弱烧一锅锅开水,抬到城楼,往下浇滚水,妻妾两人配合默契,共同御敌。贤妻贤妾,朱高炽的运气就像他身上的脂肪一样多。

烫伤比箭伤还可怕,南军烫得惨叫。

北平城顽强抵抗,到了夜晚,南军依然没能攻下任何一个城门,而此时的南军已经精疲力竭,无力再战了。

李景隆这才意识到对手的可怕,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倘若五十万打一万都打不过,将来面对燕王十万主力,还怎么胜?

必须要赢!

李景隆咬咬牙,“宰马吃肉,吃饱了休整一夜,明天继续打!”

幕僚说道:“元帅,宰杀战马,会动摇军心啊。”

李景隆骂道:“如果打不赢,咱们都得死,从老子的坐骑开始宰,我就不信了,连个胖子都打不过。”

城下,一片战马的悲号之声,马都没有了,自然不需要粮草,南军用锅煮着马吃的豆饼和马肉一起煮,用马的草料生火做饭,很是凄凉。

偏偏这时候燕军在城头唱起了一首古老的歌,是曹植的那首著名的《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用马草煮马的口粮豆饼和马肉,此情此景,和“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差不多,更添凄凉,有人甚至因痛失爱马,当场崩溃。

所以杀马伤士气,绝对不是道听途说。李景隆听了,大骂燕王世子,“你这个死胖子,有本事出来和我打一场!玩这种阴损的手段,你到底是不是个男人?”

朱高炽依然是那副胖嘟嘟老好人的模样,慈眉善目,就像庙里的大胖菩萨,看起来十分可靠。

朱高炽回道:“表哥!你是我亲表哥啊,我们身上都流着朱家的血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都是黄子澄、方孝孺那些朝廷奸臣挑唆着侄儿和亲叔叔失和,我们表兄弟之间也动刀动枪,互相残杀,所以我父王才会起兵勤王,除奸臣!”

“各位大明将士,我父王绝对没有谋反的意思,他只是按照《皇明祖训》里行事,若有奸臣,蒙蔽君王,祸国殃民,便有责任举兵勤王,除掉奸臣,匡扶正义,我父王想要的始终都是和平!表哥,我愿意休战,再和表哥谈判!”

南军士气大伤,听朱高炽言辞诚恳,许多人都开始摇摆,削藩削藩削个鸟藩,以前洪武朝的时候都一致对外打北元去了,怎会在内战上死这么多人?明明都是大明军队,为什么自己打自己?

就是战死,也死的窝囊,不如打北元痛快。

李景隆呸了一声,“和谈是假,拖延是真,真当我是傻子吗?要是攻不下北平,我把李字倒过来写!”

和平没有了希望,还是要自杀自,将士们吃着马肉,心里着实不是滋味。

天刚亮,李景隆下令稍作休整的南军再次发动猛攻,就这样一波波又一波,北平城石块都要扔尽了,城下尸横遍野,渐渐挪成一座座小山,加上之前投掷的石块,垫起了地平线,高大的城墙似乎变矮了。

这是后方支援的粮草棉衣终于到了一部分,南军总算能够勉强穿暖,不用再宰杀战马了。

得到了补给的南军士气得到鼓舞,踏着同伴的尸首前进,终于打开了好几道城门的缺口,甚至一度攻破了西直门,燕军反攻,西直门几经易手,最后在燕王妃亲自带兵的鼓舞下,燕军士气大振,跟随燕王妃勉强守住了西直门。

这一天,已是十月底,北平到了滴水成冰的季节,飘起了雪花。

燕王妃伸出手,接住了一片大雪花,由于天气实在太冷,雪花落在手上都没有立刻融化。

燕王妃大喜,遂下令:“用稻草填补城墙缺口,再用凉水浇灌,把北平的城墙变成一道坚不可摧的冰墙!”

南军再攻,燕军一边守城,一边用冰水修补城墙,燕王妃张氏和侧妃郭氏也登上城墙动手修墙,两个女人养尊处优的玉手都生了冻疮,随着天气变得寒冷刺骨,城墙上的妇人早就用冷水代替开水了,南军好不容易穿上的棉袄被凉水浇透之后,再被北风吹得硬邦邦的,成了冰盔甲。

南军本来就是不抗寒冷,这一下便是一腔热血,也被困住了手脚,脑子只剩下一个字——冷!

一夜之间,北平城的城墙被冰雪覆盖,用稻草堆浇灌冷水的方式,城墙在一夜之间“长高”了,居然成了一道道绝境长城!

冰雪长城极其艰苦,南军一刀砍上去,只有一道白印子,而且攻城爬墙的时候滑溜溜的,根本爬不上去。

李景隆原本打算用人海战术,就像蟒蛇一样把北平给缠死,然而他却忘记了,蛇都是要冬眠的,再长的蛇,也害怕寒冷,别说缠别人了,就连自保都难。

“王妃!北平保住了!”燕王世子妃张氏鬓发都结成一道道冰溜,但是眉眼满是喜悦。

世子侧妃郭氏跑上城楼,“王妃!接到飞鸽传书,援军已到!公公的军队已经渡过白河,马上就要杀到南军的大后方!”

“所以我总是对你们说,我们女人遇事先想法子自救,不要等着男人来救。”燕王妃欣慰的看着两个儿媳,“传令下去,继续守城,不要掉以轻心。”

特殊时期,儿媳也能当战士用。在婆婆的带动下,这对妻妾有着不同寻常妇人的坚强,她们越发相信自己只要足够努力,就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而这,也决定了她们未来的命运。

且说李景隆对冰山绝境长城无可奈何,后方探子来报,说燕王带兵来支援,马上就要到北平了。

李景隆不相信:“白河乃进京必经之路,十万燕军,单是渡河就得半天,怎么可能来的那么快?”

探子说道:“北方寒冷,白河结了厚冰,足可冰上跑马,故燕军来的极快。”

攻城无望,后方又来敌人,李景隆赶紧先跑——跑的时候都忘记下令正在攻城的南军撤退了,这些南军见主帅仓皇逃命,顿时崩溃了,遂扔下武器投降。

李景隆为了快点跑,不仅扔了士兵,就连剩余的粮草也不管了,只管逃跑,全都便宜了燕王府。

燕军将阻截南军,南军全线溃退,五十万军犹如一盘散沙,李景隆跑到德州,燕军追到德州,李景隆又跑到了济南,燕军如此强悍,居然就是抓不到李景隆!

就连燕王也不得感叹,“原来没有什么人会一无是处,就连李景隆这种废物,逃跑的技能本王自叹不如。”

李景隆为了逃命,在河北山东两地奔波,其逃跑过程之精彩曲折惊险刺激,简直就是在上演大型青春励志偶像户外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

作者有话要说:  靖难之役快写完了,老实说有些舍不得,毕竟是第一次把战争写的那么欢快,编剧都不敢编的神转折和逆袭,历史却真的发生过。

今晚送100个红包,欢迎各位留言。

恭喜读者鷋和tit分别y喜提100点大红包

[-收起]网友:鷋 评论:《胡善围》 打分:2 发表时间:2019-04-24 00:26:32  所评章节:183

我呸!我是龟你是鳖

№18 网友:tity 评论:《胡善围》 打分:2 发表时间:2019-04-24 07:16:01  所评章节:183

万一有去无回怎么办,老实说我有一点紧张啊啊

均出自《乱舞春秋》

相邻推荐: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暗界战皇主神空间的道修最后一个捉鬼师回档1995穆斯林的葬礼重生之南朝争霸美漫生存指南宠妻攻略,有点甜天皇巨星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