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 谢相 章节

32、第三十二章

推荐阅读: 绝顶保镖 仙王归来 至尊仙道 寒门狂婿 武道战神 史上最强大师兄 诸天祖师模拟器 泛次元聊天群 鉴宝神医 御天武帝

刘藻不住拖延, 不愿过早上榻安置。她正欲学律, 干脆到侧殿的几案后坐下, 又认认真真地背了三十余条律例。

汉律严酷, 落在竹简上,也是字字分明。举措用词, 格外冷静, 带着一股法不容赦的凛冽之气。刘藻也为这气势所摄,背了三十余条,总算静下心来。

直至子时将近,不能再拖了, 刘藻方不得不起身, 踱到床前, 缓缓地将衣衫脱下,想了想,又好生叠起来, 在一旁放好。

她躺到床上,阖目入睡前,犹带着遗憾。她虽竭力不去想, 她将谢相斗败后,会是什么情形,但想也知, 谢相怕是不愿居椒房。

下回谢相再为她更衣,就不知是何时了。

刘藻这日收获甚丰,走通了桓匡处的路, 又得以与谢漪独处,虽睡前仍觉遗憾不足,但也是格外难能可贵了。

太后宫中,灯烛未熄。

周勰正细细呈禀白日谢相与小皇帝人前争执:“丞相以下犯上,竟拉扯陛下手腕,陛下心气高,必是不悦。”

太后倚在榻上,她身前一宫娥跪地,为她轻轻地捶腿,闻言摇了摇头:“未必。”

“陛下看着平易近人,其实心思颇重,谢相冒犯,她岂有不记仇的?”周勰奇道。

“也得看陛下生不生气,以不以为是冒犯。”

周勰不解,大庭广众之下,胁迫天子,以下犯上,还不是冒犯?

太后却无意多言,挥手令他退下了。周勰一走,女官上前来,欲侍奉太后就寝,太后抬手揉了揉太阳穴,道:“都退下吧。”

余下宫人亦无声告退。那捶腿的宫娥停下动作,退开两步,也欲告退。太后却道:“你上前来。”

宫娥很是惧她,低垂着头,上前两步。太后睁开眼睛,凝视了她数息,伸手挑起她的下颔。

那张熟悉的脸庞现在灯下,正是与谢漪相似者。

太后为她取了名,叫绿竹。

“你说,皇帝可觉得受了冒犯?”太后问道。

绿竹眼眸低垂,全然不敢与她对视,颤声道:“婢子不知。”

太后摇了摇头:“形似神不似,你这般畏缩,也难怪她不肯要你。”

她这样说着,却忽然探身过来,轻嗅她颈侧的幽香。绿竹僵住了身子,既怕且畏,眼中忍不住浮出泪花,却半点不敢出声。

太后轻笑出声,惋惜道:“她怎么就不肯要你,虽是赝品,但看着这张脸被欺负得流泪,不也别有趣味?”

绿竹努力咽下抽泣声,眼睛都不敢眨一下,泪水无声滑落:“婢子、婢子不知。”

泫然欲泣,楚楚动人,真是使人怜惜。太后看着她流泪,心头泛起了一丝涟漪,倘若这不是赝品,怕是能更多几分趣味。

桓匡的动作,来得极快。隔日大朝,桓亭代父,当殿呈上奏本,称桓匡年高,难当帝师重任,朝廷需另择有识之士,为陛下师。他推荐廷尉李闻为新帝师。

廷尉李闻,九卿之一,掌天下刑狱,位高权重,且既不是丞相的人,也未依附于太后。两边不靠,而能在朝中周选出一条路来,稳居高位,可见此人本事。

刘藻上了一年的朝,当了一年木偶,最大的收获,便是教她发现了此人。

李闻正可为她所用。

那奏本一上,立即有人攻讦。刘藻坐在宝座上,听底下七嘴八舌地争论。

攻讦李闻之人不算少,但也不太多。他声望高,与他交好的大臣也不少,自也有人为他说话。

刘藻看那一拨拨出言反对的大臣,皆是依谢漪眼色行事,就知必是她指使。她不悦地看了谢漪一眼,又鼓励地望向李闻。

李闻还未说愿不愿意接下任命。

她估计过,廷尉并无理由推辞,能位居九卿,谁能没点野心,且他又不肯依附于人,恐怕野心更大。帝师一位,正可做他进身之阶。

皇帝虽还稚弱,但当年昭帝还未亲政时,情形也好不了多少,他在谢漪辅佐下将局面打开了,且以相位酬谢谢漪。

今恰可重演旧事。李闻但凡有些野望,就不会推辞。

刘藻方方面面都思虑妥了。李闻对上皇帝视线,垂首示意,以示应下了。刘藻松一口气,那边攻讦之人,言辞愈发激烈。

“廷尉可曾为人师?他有学识吗?他知如何教导弟子吗?天子师非儿戏,廷尉断案可,帝师断难胜任!”

言辞激烈,几乎要上上下下地指摘李闻本人。

刘藻一看那人,是少府卿,正是谢漪门下走狗,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她左右一看,终于说了上朝以来第一句话,她将目光转向梁集,道:“车骑将军怎么看?”

梁集早得了太后指示,不妨示好皇帝,以使她与丞相结怨相争,他们来坐收渔翁之利。

闻皇帝垂问,他禀笏出列道:“臣以为,廷尉可为帝师。”

刘藻点了下头,仿佛无可无不可,又问李闻:“卿可愿教我?”

李闻跪地顿首:“臣万死不辞。”

刘藻眼中终于流泻出少许笑意,又忙收敛起来,学着喜怒不形于色,望向谢漪:“朕之师,朕能做主否?”

谢漪答:“陛下年幼,不知人心险恶,怕是难以决断如此大事,不如臣代陛下决断。”

刘藻很生气,梁集与她站到一边,李闻也与她站到一边,他们三方相加,谢相竟还不松口。

刘藻容色冷了下来,挺了挺背,好使自己看上去底气足一些,问:“谢相以为何人可胜大任?”

谢漪说了个名字。此人刘藻曾有耳闻,又是一隐逸贤人,避世深山。这样的人,教起书来,只怕较桓匡犹不如。

刘藻自不愿答应,环视殿中,问道:“众卿以为如何?”

众卿有人曰可,有人曰不可。如此一来,又是一通廷辩。

辩了一上午,刘藻听得头昏脑涨,依旧无结果,只得下令散朝。

谢漪早打算如刘藻所愿,但她若不争一争便退让,难免使太后生疑。眼下便是暂且拖一拖,过上几日,显出孤军难支之态。以陛下之慧,必会以利诱她,到时她在退步,便是合情合理。

谢漪算得极准。刘藻、李闻、梁集三人,看似一心,实则只李闻真心要当这帝师,梁集则不过帮着吆喝一声,除此之外,再无出力。

刘藻发觉不对,立即召见了李闻,与他深谈了一番。而后使人召她。

谢漪也想知陛下会开出什么好处,来使她退让,便欣然而往。

刘藻努力了许久,还未将李闻推上帝师之位,本该沮丧,但她却神色焕然,显出勃勃生气。她见了谢漪,第一句便是:“朕要廷尉为朕师,望谢相成全。”

谢漪不由想起武帝来,武帝的为人,便是如此,喜单刀直入,而厌曲折婉转。她在皇帝面前坐下,问道:“莫非往日臣教陛下,不够用心,而使陛下欲另觅良师?”

刘藻郑重道:“丞相诤言教朕,朕获益匪浅,故欲拜卿为太傅,以李卿为少傅。”

谢漪并不奇怪小皇帝会以重利诱她,只是颇为惊讶,她竟说服了李闻屈居少傅。

“如此行事,岂不是令臣喧宾夺主?”

刘藻连脸色都没变,淡然道:“廷尉已答允了。”

话已至此,谢漪该如打算的那般,答应下来,做一个被重利熏昏头脑的昏庸之人,只是她看着小皇帝那一本正经的模样,忽觉陛下是当真长大了,头一回出手,便条理分明,进退有度,使她格外欣慰。

刘藻见谢漪不答,便以为太傅之位,仍不能使她动摇,不由有些心急,谢相已位极人臣,再不足,便只好加其封邑,泽其亲朋了。

封邑,刘藻不心疼,但是加封谢漪的亲眷朋党,无异于壮大她的势力,刘藻有些迟疑。但事已至此,退却已是不及。

她心中已是慌了,且又心急,便有些无措。她竭力使自己镇定下来,高声道:“谢相要什么,但可说来。”

谢漪闻言,暗自皱眉,方才夸了陛下使人欣慰,竟又口不择言,胡乱开口,她们尚在拉锯,拉锯之时哪有这般大剌剌地门户大敞,由着人提条件。

她看了刘藻一眼,心道,还是得快些将太后压下去,否则,她纵有千言万语,也无法对陛下直言。

谢漪的心思,深不可测,纵然心中以为小皇帝尚需调.教,面上又怎会带出来,她不过是淡淡地看了刘藻一眼,并无深意。

但刘藻不知为何,却觉谢相这一眼中,满是责备。又因她目色淡淡,那责备便不很严厉,只是淡淡一瞥罢了,甚至,刘藻还觉得有些暖暖的关切。

她不由自主地反省方才所行,方觉方才那话,说岔了。倘若谢相当真提出什么要求,她又无法满足,岂不是下不来台。再则,那般言语,无异将心虚明明白白地亮出来,显得她慌不择路。

刘藻大为后悔。

正当她反省,欲寻言弥补方才之失,便闻谢漪道:“陛下不如在甘泉宫设一宴。”

“只需设一宴?”刘藻反问。

谢漪颔首:“再邀朝臣与家眷。”

刘藻不解,宴群臣也就罢了,何以要连家眷一同宴?家眷有什么值得宴的?

方才且慌不择路,于这细枝末节,却又谨慎起来了。还得再好生教过才好。谢漪眼中带出少许无奈,望了刘藻一眼,道:“陛下应否?”

刘藻叫她这一眼看得心猿意马,连连点头道:“应,应!”

作者有话要说:  我回来了。

相邻推荐:大唐双龙传重生许仙当儒圣超级召唤系统从穿越动管局开始时光正好感谢相遇天才医生:重生十八岁八岁,我瞒着爸妈加入职业战队八岁的我成了火影大唐:我,八岁,镇国大将军洪荒:我夺舍了葫芦娃诡异再生之地狱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