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次元 忧乐天下:范仲淹传 章节

17.问君平生所好

推荐阅读: 武道战神 史上最强大师兄 御天武帝 绝顶保镖 仙王归来 诸天祖师模拟器 泛次元聊天群 寒门狂婿 鉴宝神医 至尊仙道

若说先有范仲淹,后有“宋初三先生”,当无异议,范仲淹比孙复大三岁,比石介大十六岁,比胡瑗大四岁;论出名早也推范仲淹在先。

若说没有范仲淹,就没有“宋初三先生”呢?有多少人信?上面讲过了范仲淹与孙复,讲过了范仲淹与石介,现在再讲范仲淹与胡瑗,把“三先生”与范仲淹的事全讲完了,再看有多少人信。

古今一说胡瑗,必提他的“苏湖教法”。何谓“苏湖教法”?又名“分斋教学法”,是胡瑗在苏州、湖州二地办学时,首创的一种新的教学法。简单说就是一改当时重辞赋的学风,转而重经义和时务。说具体点就是在学校设“经义”“治事”两斋,经义斋学习经学基本理论,治事斋则以学习农田、水利、军事、天文、历算等实学知识为主,学生们一人各治一事,再兼摄一事。这就是“苏湖教法”。它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按照实际需要,在同一学校中实行分科教学;治民、治兵等实用学科正式纳入官学教学体系之中,取得了与儒家经学同等的地位;并且开创了主修和副修制度的先声。

但是,胡瑗不是在泰州华佗庙旁办的安定书院吗,怎么不创立个“泰州教法”,却先苏州后湖州,巴巴地搞出个“苏湖教法”,怎么回事?《宋史·范仲淹传》有答案。它记载道:胡瑗在苏州“立学规良密,生徒数百”,创苏湖教法。那么,胡瑗怎么来的苏州?楼钥在《范文正公年谱》中记载:“是年公在苏州,奏请立郡学。先是公得南园之地,既卜筑而将居焉,阴阳家谓必踵生公卿,公曰:‘吾家有其贵,孰若天下之士咸教育于此,贵将无已焉。’遂即地建学。既成,或以为太广,公曰:‘吾恐异时患其隘耳。’”范仲淹知苏州,回故乡,立马就议办郡学。先在卧龙街买了一块地,原准备修建住宅。阴阳先生语出惊人,此乃风水宝地,主子孙兴旺富贵,卿相不断。范仲淹一听就改变主意,我一家子孙好算什么好,天下子孙都好那才叫真好,于是慨然献地建学。有人说这地方也太大了点吧?范仲淹说,我只怕日后还嫌它小呢。笔者在今日苏州文庙内浏览,当年的大成殿、泮池等大型建筑仍保持完好,可以想见当时苏学之宏伟。好学校得好老师,请谁来掌学呢?范仲淹聘请的首任教席就是胡瑗。胡瑗这才来到苏州大展宏图,开始创立“苏湖教法”。清道光年间的《苏州府志·卷二十四》载:胡瑗来州学担任教授,吸引大量生徒,苏学越办越好,名冠东南,“天下郡县学莫盛于宋,然其始亦由于吴中,盖范文正以宅建学,延胡安定为师,文教自此兴焉。”后世这么评说好像很简便,其实刚开始,胡教授的教法尚不为人所知,尤其一些有钱有势的子弟更不听招呼,造成不少麻烦。又是范仲淹救急,亲送大儿子范纯祐拜胡瑗为师,学校一套严格的校规校纪,由范大公子带头遵守。这么一来,没人再敢捣蛋,胡教授的“苏湖教法”得以顺利施行。这里得补上一笔,这“苏湖教法”中的“湖”是什么意思?庆历元年(1041),胡瑗因父亲去世而丁忧在家,丧满复出,在浙江金华当了个节度推官。此时,湖州太守是范仲淹的老同学、老朋友滕宗谅,有心像范仲淹那样办好州学,便坚请胡瑗出任主讲教授。胡瑗正是在湖州这里提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的至理名言,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苏学”加上“湖学”,便是后世称誉的“苏湖教法”。

且说范仲淹,力挺胡瑗和他的“苏湖教法”,在苏州这算刚开了个头。待他离开苏州回京任职后,为了推广“苏湖教法”,拟出一道专折上奏皇上,题目是《奏为荐胡瑗李觏充学官》,全文不长,兹录于下:

臣闻臣之至忠,莫先于举士;君之盛德,莫大于求贤。泰通之朝,岂敢隐默。臣窃见前密州观察推官胡瑗,志穷坟典,力行礼义。见在湖州郡学教授,聚徒百余人,不惟讲论经旨,著撰词业,而常教以孝弟,习以礼法,人人向善,闾里叹伏。此实助陛下之声教,为一代美事。伏望圣兹特加恩奖,升之太学,可为师法。

又建昌军应茂才异等李觏,丘园之秀,实负文学,著《平土书》《明堂图》,鸿儒硕学,见之钦爱,讲贯六经,莫不赡通,求于多士,颇出伦辈。搜贤之日,可遗于草泽,无补风化。伏望圣慈特令敦遣,延于庠序,仍索所著文字进呈,则见非常儒之学。取进止。

奏表中这个李觏,也是宋学名人,同样受恩得益于范仲淹,后面即要叙及,故在此一并列出。

由于范仲淹大力举荐,胡瑗以布衣之身进京任事,后到太学任教,名声大噪,四方士子闻风求学,搞得原来的学舍容纳不下,只好把旁边的官署扩充进来。欧阳修在《胡先生墓表》中就这么记载的:“学者自远而至,太学不能容,取旁官署以为学舍。”庆历四年(1044),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其中明确提出“复古兴学校,取士本行实”的主张,实乃庆历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范仲淹利用自己的办学经验,提出以“苏湖教法”兴办中央太学,并以胡瑗为“国子监直讲”。宋仁宗当即御批实行,“诏下苏、湖取其法,著为令于太学”。胡瑗身价倍增,“岁余,为光禄寺丞、国子监直讲,乃居太学,迁大理寺丞,赐绯衣银鱼。嘉祐元年,迁太子中允,充天章阁侍讲,仍居太学”(欧阳修《胡先生墓表》)。范仲淹赞扬他是“孔孟衣钵,苏湖领袖”;王安石誉他为“天下豪杰魁”;苏东坡则写诗赞美说“所以苏湖士,至今怀令古”。嘉祐元年(1056),范仲淹的两位门下胡瑗与孙复,共同主持太学,成为国中一时之盛。可惜此时他们的老师友范公已然作古四年了。

细考胡瑗的教育思想,讲“明体达用之学”,认为儒家的纲常名教是万世不变的“体”,儒家的诗书典籍是垂法后世的“文”;把体、文付诸实际,可以“润泽斯民,归于皇极”,达到民安国治,这就是“用”。体现在具体教学上,则分经义、治事二斋,治事包括讲武、水利、算术、历法等,表现了重视经世治用的特点。按照“苏湖教法”的规章制度,一般上午讲解经义,课后复读五百遍;下午讲解历史,复读一百遍;晚上讲解子书,复读三百遍。学生要学会“射箭”“投壶”“旅游”①和其他各项游乐活动,追求德智体全面发展。还有一处“首创”:太学实行“寄宿制”。宋代起初规定太学学生不能住宿,因为太学右侧是御书阁,防火责任特别重大,每到入夜,太学要全部熄灭火烛,实行“火禁”。胡瑗与孙复主持太学时,为了让学生有较多时间过集体生活,请求有关部门放宽“火禁”,如发生意外,概由他俩负责。从此太学开始实行“寄宿制”。每月放假四次,其余时间皆留校住宿。综观胡瑗包括孙复、石介等人的教育实践,我们不会看到范仲淹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影子吗?不会想起应天书院、苏州府学和睢阳学派的昨天吗?范仲淹在《奏上时务书》中说:“臣闻国之文章,应于风化,风化厚薄,见乎文章……故文章之薄,则为君子之忧;风化其坏,则为来者之资。惟圣帝明王,文质相救,在乎己,不在乎人。《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亦此之谓也。伏望圣慈与大臣,议文章之道,师虞夏之风。况我圣朝千载而会,惜乎不追三代之高,而尚六朝之细。然文章之列,何代无人;盖时之所尚,何能独变。大君有命,孰不风从,可敦谕词臣,兴复古道,更延博雅之士,布于台阁,以救斯文之薄,而厚其风化也,天下幸甚。”不就是后来胡瑗论教说“国家累朝取士,不以体用为本,而尚声律浮华之词,是以风俗偷薄……尤病其失”的思想来源吗?学者漆侠先生说:当范仲淹提出“救文弊”时,比以后尹洙、欧阳修、石介等投入古文运动至少要早十年,同样比胡瑗的“苏湖之法”也要早十年。胡瑗特作《睢阳五老图》,不就是一种最好的认同吗?诗曰:

始同优烈晚同闲,五福俱全戴角冠。

典午山河遵大道,调元宗社对穹桓。

羌夷谁敢窥中夏,朝士猜疑畏岁寒。

肱股赓歌遗韵在,惟吾后进祗膺看。

“大道”,“大道”,从范仲淹到“宋初三先生”,他们所遵从的大道,不就是“三代之治”吗?而范仲淹早在应天书院求学时,便已然学接三代,气贯千古了。他生前死后为朝野士林所敬重,被奉为“一世之师”,是北宋前期儒学复兴运动“卓冠群贤”的领袖……绝不是浪得虚名!

现在说到李觏。李觏也是北宋时期一名了不起的教育家、思想家和诗人,其独特的学术成就或者不亚于“宋初三先生”。他比范仲淹整整小二十岁,字泰伯,江西抚州南城县人,家世寒微,自称“南城小民”。十四岁父亲去世。母亲“昼阅农事,夜治女功”,供儿子向学读书。李觏十七岁始出外游学,二十岁以后,文章渐享盛名,在家乡盱江边创办了盱江书院,故世称“李盱江”,学界则通称盱江先生。这里有个有趣的现象,像“宋初三先生”一样,这李觏虽然自小聪颖好学,智商极高,但都科场不利,考一次落榜一次,以至于蹉跎半生,以教书为生,空负大才而不售。最后都是遇到范仲淹,方才一展宏图,极尽平生所学,英名流传万世。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机缘呢!

且说李觏倾慕范公一如仰望北斗,比苏东坡的劲道一点不差,可就是没有拜见机会。直到快三十岁那年,机会终于来了。景祐三年(106),范仲淹批评吕夷简“任用私党”,落职饶州,即今天的鄱阳县。李觏得到这个消息,觉得范仲淹离开了繁华京都,必定多有闲暇,前去拜访或者容易受到接待。但他还是不敢冒然造次,先给范前辈写了一封声情并茂的信,内容嘛,除了要守住一个读书人最起码的自尊心之外,大概好听的话该说的都说了,用意很干脆:我要去拜访您!范仲淹当然不是那种以盛名自居、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学术权威,何况盱江先生之名早已知道,其文也已有所拜读,岂能不热烈欢迎之?李觏喜出望外,一口气奔波五百多里路程,来见梦中范公。这一范李饶州会,有分教:范仲淹得到一位一字师,李觏得到一位改变命运的忘年友,中国历史得到一位大教育家,还有一段千古传咏的文坛佳话。

两人一见如故,很快无话不谈。这天,范仲淹取出一份文稿让李老弟指正,是他两年前于睦州任上写的《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李觏连读三遍之后,赞叹之余,也就发起读书人的直脾气。范仲淹这篇杰作,一经问世便传诵天下,《皇朝文选》《严陵集》《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圣宋文选》《崇古文诀》《诸儒注解古文真宝后集·古文集成》《风雅遗音》……有多少选本、教科书非它不选呀。其尾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又是古来多少人耳熟能详、出口成诵的名句啊!但有多少人知道,这“先生之风”的“风”字,并非范公原意,原文是“先生之德”。这一个“德”改“风”,由平实而灵动,就出在后辈李觏笔下。范仲淹不但感佩地认下这位一字师,而且由此引为同道知己,为彰显李觏才学于天下不遗余力。这才有了上引那道举荐奏折。“鸿儒硕学,见之钦爱,讲贯六经,莫不赡通,求于多士,颇出伦辈”之誉,既符真实,更是长者范仲淹一片赤诚真心。李觏终于大器晚成,四十岁那年由范仲淹荐为太学助教,后升直讲,所以后世遂有“李直讲”之名。

前面提到李觏学术独特,主要指两个方面。其一,他关注军事学、战争学,研究深入,见解独到,于中深蕴其救世为民之意。他力主重兵、强兵、加强武备,但又不能穷兵黩武、扩张军备、耗散民财。要有“仁义之师”,用兵要“本末相权”,旨在安良禁暴。何谓“本末相权”?“天之制兵革,其有意乎?见其末者曰:为一人威天下,明其本者曰:为天下威一人。生民病伤,四海冤叫,汤、武之为臣,不得以其斧钺私于桀、纣。”(李觏《强兵策》)所以,应当本末兼顾,以本为先,先修其本,后行其末,不可遗末。而“强兵之策”“用兵之法”,则是“必修诸内而后行诸外”。具体办法实行是“屯田之法”“乡军之法”,即“兵农合一”之策。关于军队自身建设,李觏认为,关键是选择良将和训练精兵。将“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惧死”。良将爱士养卒,爱兵如子,视兵如婴,就可以使将、兵共奔疆场,为保卫国家而置生死于度外。将在贤不可庸,兵在勇不在多。有了这样的良将、精兵,方可在战争中以一当十,战无不胜。

其二:李觏特别重视经济财政。他在《富国策》中说:“治国之实,必本于财用。”治理国家的基础,是经济,是物质财富。所以,他反对把物质利益和道德原则,即“利”和“义”对立起来。李觏认识到,物质财富多寡不均的症结所在,是土地占有的不合理。为了解决土地问题,他专门写了一篇《平土书》,提出“均田”“平土”的主张,引经据典,煞费苦心,是北宋时期不多见的经济论文。总的来说,在前期宋学诸子中,李觏博学通识,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四方学子前来就学者常数十百人,曾巩、邓润甫等都是他的学生。胡适先生称“李觏是北宋的一个伟大思想家。他的大胆,他的见识,他的条理,在北宋的学者之中,几乎没有一个对手!……他是江西学派的一个极重要的代表,是王安石的先导,是两宋哲学的一个开山大师”。

问君平生所好,唯兴学而育人。范仲淹除掌学应天书院一年多的呕心沥血外,入仕三十七年中,无论是供职京师,还是任职地方政府,几乎都在兴学育人,实现自己欲强国富民,“必先崇学校,立师资,聚群材,陈正道”的耿耿初衷。且看事实:广德军、泰州、睦州、苏州、饶州、润州、越州、延州、邠州、杭州……范仲淹足迹所涉,教泽广被,育人无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范仲淹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到任不久就在治所北面建立州学,是为他举办地方学校之始。天圣年间,范仲淹任兴化县令,虽在职一年,一方面主持修筑捍海大堤,一边也不忘在南津里沧浪亭旁修学宫,兴化县自此“学重于天下,而士得师矣”。景祐元年(104),范仲淹出守睦州,不到半年,州学兴起,“建堂宇斋庑”,并在富春江边修建了严子陵祠堂。康定元年(1040),由于西北战事紧急,范仲淹被调往陕西,担任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即使在这种艰难险恶的处境中,也未曾停止兴教育人,在州城东南兴建嘉岭书院,培养了如狄青、种世衡那样智勇双全的高级将领。庆历改革中,诏令“诸路州府军监除旧有学外,余并各令学”。诏令还对州县学校的学生名额、管理、校舍、教授及学生入学资格等做了具体规定。各地纷纷奉诏建学,地方学校雨后春笋般涌现。仅江西一地,庆历年间兴办的学校就有吉安府学、抚州府学、饶州府学、赣州府学、虔州府学、庐陵县学、崇仁县学、南丰县学、贵溪县学、德化县学、瑞昌县学、大庾县学、上犹县学、安远县学等等,加上各种书院,共有八十一所;太学与其他各省学校还未计及。主要都是范仲淹的心血与功劳!“庆历新政”失败后,个人处境备极艰难,引疾知邠州、邓州,也照样兴花洲书院,并亲自在春风堂讲学。皇祐初年(1049),范仲淹知杭州,此时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人了,且有病缠身,仍没有放松教育事业,给朝廷上书,强调学校教育的重要性,要求扩建杭州州学。随后离杭赴徐州任,未及而逝,至死其兴学之志未曾或懈。

君之所好,国脉所系;君之所好,万民福祇;君之所好,万世垂范!(未完待续)

相邻推荐:九阳神鼎绝对**军界神话最强的系统大世尊黄帝内经网游之野望三国之召唤猛将界王恶鬼保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