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幻 国色 章节

133、第 81 章

推荐阅读: 寒门狂婿 诸天祖师模拟器 武道战神 绝顶保镖 史上最强大师兄 泛次元聊天群 御天武帝 鉴宝神医 至尊仙道 仙王归来

话一出口, 刘楠就后悔了。

但是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 不可能再收回来。

所以刘楠只能看着刘桢的脸色一点点变了。

刘桢的脸色先是涨得通红,眼睛随即蒙上一点点泪意,但她的眼泪并没有流下来, 反而很快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比之前更加苍白冰冷的神情。

在这兄妹二人之外, 陈素和范氏同样脸色大变,但是此时此刻, 他们根本插不进话。

这是刘楠与刘桢之间的事情, 只能由他们自己来解决,任何外人的掺合只会使得事情变得更复杂。

“阿桢……”刘楠是真的后悔了。

从小到大,他从来没有对妹妹说过一句重话, 不仅如此, 因为刘桢比自己聪明,事事都想先一步, 刘楠也习惯了在许多事情上听从刘桢的意见,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妹妹不同于一般女子,她说出来的话常常是富有见地的。

但是这一次,仅仅是这一次,他不想听从刘桢的意见了。

太子之位或许有很多人喜欢,有胡亥为了皇位不惜将所有兄弟姐妹都杀了, 有刘远这样的豪杰在登上帝位之后也开始对子女生出防范之心,那么也会有像刘楠这样,不为那个位置动心的人。

当上太子, 就要背负上很多沉重的责任,就要像他父亲那样开始用冷酷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至亲,还要日以继夜批阅奏疏,处理那些刘楠根本一窍不通也毫无兴趣的国事,刘楠觉得自己实在是胜任不了,就连这一次带兵出征,死了过半将士,他也痛心后悔不已,万一将来他无意间下了一道命令,却由此害死更多的人呢?

“阿桢,对不住,但我实在不想……”

“阿兄,”刘桢再度开口,她将所有的情绪隐藏起来,尽量用平静的语调来说话,而不是勃然大怒跟刘楠争吵,那么她这次来的本意就毁了。

“你这些话,我不敢苟同,我也很失望,你当了这么多年的兄长,却始终没能真正了解我。假使你现在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子,那么我绝对不会让你这么做,因为名不正言不顺,让你去争本来就不属于你的物事,于你而言太过勉强,而我方才的那些担心,也根本都不存在。但是这些假设,统统都是不成立的。你生来就是嫡长子,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谁也改变不了,阿父如果还是当日在向乡的小吏,那么这个小家根本就没什么好争的,但现在并不是!阿父是皇帝了,可你的想法还停留在从前!”

刘桢的声音逐渐严厉起来,竟仿佛有种刘远的气势。

“不错,阿槿是一个性格柔软的孩子,如果由他当上太子,将来再当上皇帝,肯定也会友爱兄弟的,但是你能保证他身边不会出现挑拨离间的奸佞小人吗?先朝的教训还历历在目,难道阿兄就忘了吗!扶苏是怎么死的?胡亥又是什么下场?!”

刘楠沉默不语。

刘桢深吸了口气:“也许我太过自视甚高了,总以为我可以改变一些人或事,但到头来我发现我连自己的兄长都改变不了。在我眼里,刘家大郎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好儿郎,他虽然不把功名利禄放在眼里,可也从不怯于承担责任,但是现在我错了,我发现他就是一个胆小怯懦之徒!”

虽然刘桢说的是刘楠,语调也很轻柔,但字字句句,却无不透露出痛心疾首。

“至于你说我野心勃勃,说我未来的夫君会不喜欢这样的女子,”刘桢轻笑一声,“如果他是这样的人,那我倒要劝他早早知难而退才好!从阿父登基那天起,我的身份就注定了我这一生都不可能像寻常女子那样平凡度日,而我也不屑当阿婉和阿妆那样的公主,将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里!”

她说罢,再也不看刘楠一眼,甚至也不看陈素或范氏,直接转身拂袖便走,头也不回。

在刘桢走后的片刻之内,室内依然一片静寂。

半晌,陈素苦笑:“你这回只怕是真的惹恼她了,我从未见她发这么大的火,一口气说这么多的话!”

范氏同样心有余悸,心想长公主生起气来,气势惊人,她从未见过陛下发火的模样,不过瞧着长公主这样,只怕也差不离了。

刘楠黯然不语。

见他这副样子,陈素也不好再说什么,纵使他私心里认为刘桢说的话是有道理的,到了刘楠这种身份,他自己的意愿根本就不再重要。

此时的陈素和刘楠肯定不知道在原来的历史轨道上,往后再推一千年,会有一段宋□□黄袍加身的典故,被推上皇位的赵匡胤一开始未必就是想要谋反,但是到了他那个位置上,退无可退,除了当皇帝,根本就不会有第二条路可选。

但是刘楠现在明显没有想通这一节,而且刘桢已经下了一剂猛药,旁人再说,只怕就是火上浇油,过犹不及了,倒不如留点空间让刘楠自己好好去想透。

——————

“依丞相看,陛下如今意欲为何?”

二人对坐,问话的人是当朝九卿之一,太常安正,被问的对象则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这样两个跺跺脚就能让朝野震动的人聚在一起,自然不是为了品酒聊天打发时间。

从在颍川的时候,安正就与宋谐相识了,那时候刘远将宋谐奉作先生,安正自然也对宋谐礼敬有加,可谓早有渊源。

但奇怪的是,安正和宋谐的交情却称不上多么深厚,宋谐与安正之间的来往,甚至还不如太仆周允多,从表面上看,是周允与宋谐一样都是前秦官吏出身,有共同话题,但实际上,却是宋谐和安正都深谙为官之道,他们一个是丞相,一个是九卿之首,身份原就敏感,若是走得太近,必然为上位者所忌,所以保持一定距离是必然的。

安正虽然是跟随刘远起于寒微,当年大家落魄时,彼此感情不错,还结拜为兄弟,所以如今他才能得到宁乡侯的位置,以县侯爵位超越许多人之上。

但是安正绝不敢因此就飘飘然肆无忌惮了,他很清醒地意识到,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大家的身份已经不一样了,刘远是皇帝,而且是一个开国皇帝,他绝对不会希望有人仗着以前的功劳和他平起平坐。

安正还记得当年他跟随刘远去投奔陈胜的时候,陈胜因为厌恶从前的同伴在他面前揭自己的短,就把人杀了的事情。这件事被他牢牢地记在心里,一刻不敢或忘,所以等到刘远真的当上皇帝之后,安正非但没有自诩功臣恣意妄为,反而谨言慎行,一步不敢行差踏错,也因此他赢得了朝野的赞誉,连刘远都待安正一如既往,倚重万分。

不过今天安正却顾不上避嫌了,朝中请立太子的呼声越来越高,安正迫切需要有人为他指出一个方向,宋谐无疑是最适合的人选。

也只有宋谐,或许才能猜得出如今的刘远到底在想什么。

宋谐笑了笑,不答反问:“子英又如何看?”

安正迟疑了一下:“我观陛下如今的意思,似乎有意立陈王。”

陈王就是刘桐。

宋谐问:“为何不是许王?”

安正道:“陛下仿佛对许王并不是很满意,否则以许王的资历,早该是名正言顺的太子了。”

宋谐道:“那依你看,陛下这回会不会恼羞成怒,不立太子,也不亲征了?”

安正心想明明就是我来问你,怎么现在成了你问我了?但他嘴上仍道:“应该不会,陛下向来分得清轻重缓急,如今外患是重,自然先应料理叛乱,立了太子也可稳定人心,陛下出外,有丞相领百官佐政务,却也正该有一位副君来坐镇,人心才能安稳。”

宋谐拈须点头:“子英说得句句不错,不过我的看法略有不同。”

安正:“喔?愿闻其详。”

宋谐道:“如今许王无意领奋武军,闭门不出,陛下极为失望,确实很可能不会考虑许王,但是陈王身为姬妾之子,上面还有皇后所出的丰王,若以陈王为太子,皇后又如何自处?我观陛下现在并无废后之意,因而以陈王为太子,名分上委实说不过去,岂有两位皇后之子在前,陛下却立姬妾之子为太子的道理?”

安正:“那依先生看来?”

宋谐微微一笑:“子英如此聪明之人,心中只怕已有答案,又何必问我?”

宋谐与安正交情不深,话能说到这个地步,已经是极为难得了,而安正也确实听明白了。

现在朝中热门的太子人选,无非许王刘楠和陈王刘桐两个,前者是嫡长子,已成年,有军功,后者是庶子,年幼,却最得刘远喜爱。

但宋谐觉得,这两个人,可能刘远都不会选,他属意的人选,很有可能是张皇后所出的刘槿。

不错,刘远最喜欢的确实是刘桐,他也确实不满意刘楠,所以朝中不乏有人看中这点,投其所好,支持刘桐。

但不要忘了,刘桐再好,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他老娘不是皇后,仅仅是夫人。

皇后还活着,皇后也有儿子,你却要立一个姬妾的儿子,又不废后,这不是平白引起纷争又是什么?

以刘远的为人,是断断不会做这种蠢事的。

所以最不可能的刘槿,反倒很有可能成为刘远属意的太子人选。

他排行居中,虽然上头还有长子,但是长子如今受伤深居简出,并没有表现出对太子之位的势在必得,而且刘槿也是皇后之子,同样是嫡出,立他不会招致太多的反对,虽然刘远不喜欢这个性格软弱的儿子,但是现在立太子只是权宜之计,以防万一,刘远肯定不觉得出门一趟,自己就真的挂在外头了,现在立太子,更多的作用是稳定人心,而非希望太子真的能做什么。

想通了这一层,安正就豁然开朗了。

他暗叹姜果然还是老的辣,这里头的弯弯绕绕,朝中许多人就未必能想到,他们的眼睛还只盯着刘楠和刘桐。

宋谐却独独与旁人的看法不同,他的目光从一开始就落在了刘槿身上。

“子英,若是你,你会如何选?”宋谐打断安正的沉思。

“……陛下所愿,自然也是臣子所愿。”安正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这就是他与许众芳最大的不同了。

虽然他们俩都是刘远贫寒时的结拜兄弟,但是许众芳豪迈重情,又有与刘楠他们上山避难的一段经历,他与刘楠刘桢相处的时间也更多,心理上自然会更加倾向刘楠。

但是安正却比他要理智许多,他对刘楠或刘桐的态度也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他会依照刘远的心意来选择。

这也是最安全最聪明的做法。

宋谐微微一笑,叹道:“不过此事未必没有变数。”

安正问:“是何变数?”

他觉得自己已经非常谨慎明智了,但宋谐这个老狐狸比他还要狡猾百倍。

宋谐的手指在酒浆里沾了沾,又在案上写了一个字。

主。

安正凝目一看,想了片刻,才知道他要说的是什么。

“宋公的意思是,长公主?”

宋谐点点头:“昨日长公主已经来过这里一趟了。”

安正一愣:“公主她……?”

宋谐含笑:“无它,品酒闲聊耳。”

安正才不信,以刘桢的为人,无缘无故跑到宋谐这里,怎么可能仅仅只是为了来找宋谐聊天?

宋谐这才道出真相:“公主希望我能出面说服陛下,立许王为太子。”

安正皱眉,“公主怎么会……?”

宋谐叹道:“她必是也已经看出陛下的打算了,所以才要想办法补救,公主为许王胞妹,自是处处为许王打算的。可惜了……”

安正自然知道他要说可惜什么,无非是可惜长公主不是男儿,朝臣之中,也不乏有这样说的人。

刘桢直接跑来找宋谐,而非串联百官上表帮许王说话,这是很聪明的做法,一来她的行踪瞒不过刘远,皇帝肯定会知道她来找宋谐,让皇帝的老师出面劝皇帝,光明正大,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二来她也知道,满朝上下,可能也只有宋谐能够说服刘远改变主意了。

“长公主做事向来先谋而后动,这一点倒是比她兄长强出许多……宋公是如何回复她的?”

宋谐反问:“若是子英,又会如何作答?”

安正不太喜欢事事被人反问的被动局面,奈何这回是自己求上门探口风的,只好答道:“我恐怕不会答应,回头也会禀明陛下。”

宋谐笑道:“子英深谙明哲保身之道啊!”

安正一笑:“不过都是向宋公学的微末伎俩罢了!”

两人假惺惺地笑了一会儿,安正见再也问不出什么了,只好起身告辞。

待安正一走,长子宋语者才从偏室里绕出来。

“阿父为何不与安太常直说啊?”

宋谐白了他一眼,“见人只说三分话,安子英此人聪明得很,哪里用得着我再多说什么,你的学问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

宋语干笑:“学问又不学这个。”

宋谐在人前颇有长者风,此时却对长子颇为无奈,只得解释道:“长公主既然来找我,肯定不会将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以她素来谨慎求全的作风,必然还会有其它改变陛下主意的法子,来找我,只不过是为求万全罢了。”

宋语道:“许王那边到底是怎么想的?难道他就不想当太子吗?”

宋谐一笑:“你须记得,是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势。他想不想,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怎么想,如果陛下当真立他为太子,难道他还能拒绝吗?现在最重要的,是长公主如何令陛下改变主意,我也很好奇呢。”

作者其他书: 北斗 参商 人间游戏 千秋 天之骄女 天香 成化十四年 无双 九霄 顾念的奇缘
相邻推荐:变成人鱼后我和水神在一起了不是吧!电影也能这么拍?长生从无明心意剑开始宝贝葫芦异度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