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代 重生在跑道上 章节

32、第 32 章

推荐阅读: 绝顶保镖 鉴宝神医 仙王归来 寒门狂婿 泛次元聊天群 御天武帝 史上最强大师兄 武道战神 诸天祖师模拟器 至尊仙道

刘鑫源发现陈焕之训练时突然开始时不时地楞下神,尤其是一组动作快要结束的时间, 每隔一会儿就突然眼神发直一下, 提醒了几次,嘴上答应得好好好, 到了最后做负重跳深的时候又开始了, 做到最后一组眼神又放空了, 刘鑫源手上的板子就直接敲她脑壳上了。

“你练着力量也走神是不是嫌自己身上没伤不舒坦?拉伤两次你就满意了吧。”

“哦哦不是。”陈焕之自知有错, 赶紧集中注意力做完最后两个, 30秒的休息时间她一边揉着额头一边看自己的系统。她一开始只是练柔韧的时候压得自己大腿根生疼, 习惯性开系统转移一下注意力, 却发现自己的界面不太对。

姓名身高体重都一如既往,底下各个属性也都是熟悉的数字, 但是每个数字后面却有了不同的箭头提示。

当时正在压腿, 就看到自己的属性上灵活29后面是红色的向上箭头,弹跳25后面也有个向上箭头, 只是红色略浅一些,而其他属性后面虽然也有向上箭头, 但是就颜色更浅了, 比如强壮后面的箭头颜色浅到几乎没有。

从全国冠军赛结束后本来刘鑫源就说给她放几天假调整一下, 但陈焕之觉得平时自己已经训练量比别人小了,要是比赛结束后再人家调整她也调整, 那还玩不玩啦。虽然回省队第二天就正常训练,到了国青队又已经正式训练了几天,但这几天的训练都是上午力量速度耐力、下午起跑传接棒耐力这样, 这还真是半个月以来第一次下狠手拉韧带。

陈焕之那么爱惜身体,除了拉韧带的时候能走会儿神看看系统鼓励鼓励自己,平时还真不敢在训练时候开小差,被教练敲头事小,真受伤了就事大了。

今天这么一开,居然又发现了新功能。

以系统那么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刻板风格,怎么看都不像是有买一赠一的大促销,估计和那个查看是不是受伤,是不是属性平衡属于同一个功能。

也就是……实时状态查看?

陈焕之经过这一上午的试验后,这样给自己的系统新功能起名字。

她现在根据训练后各个属性数值小数点后两位的细微增长,已经可以判断出来,凡是在她训练的时候出现红色向上箭头,证明这个属性正在增长,可能一时半会儿看不出来,但那是因为涨的太少了,事实上随着陈焕之各项属性的提升,她现在的属性增长已经变得比一开始训练时困难多了。

一开始在s市一中田径队的时候,每天去除技术训练后纯身体训练不过一个多小时,训练强度系统判断为中等强度,两个月下来她的7项属性共增长了28点,而到了省队训练后,每天的身体素质训练超过4个小时,根据训练内容不同系统判断强度不同,但大部分都被判定为高强度训练,这样两个月下来,到中学生运动会前,她的属性也不过共增长了27点。

而在中学生运动会后到现在的半年间,她一直在比赛之余维持着足够强度和时间的身体训练,7项属性共增长63点,可以说提升速度进一步放慢了。

陈焕之之前还担心如果她的身体属性提高到一个瓶颈再也提高不了,只能用经验值往上提的时候会怎样——说真的她不太愿意这样,虽然这样真的非常高效,但总给她一种自己不再是活人似的感觉,虽然她现在也未必是了。

但现在看来,既然系统又有了这样实时查看身体状态的功能,很明显就是针对现在训练提升属性效果不再明显这件事的。

接下来,她只要把各种方法试验个遍,找出对自己属性提升最明显的训练方法,不就可以大幅度提升自己的训练效率吗?

“30秒到,起来!”刘鑫源冷酷的声音打断了陈焕之的遐想,“继续15个一组,再做3组再休息30秒。”

陈焕之举手,“教练,我申请加重量!”

刘鑫源一时间居然楞了一下,“你不是一直想练小重量多次吗?”

没错,那样对关节的负担比较小,虽然对腿部的肌肉力量刺激相对较小,但可以通过增加训练次数来弥补,但她现在想试验不同重量的效果啊。虽然负重越大对力量——体现到属性上就是以强壮为主——的增长效果越明显,但是对其他的属性呢?会不会对敏捷啦、灵活啦综合考虑下来反而不如小重量呢?

二十多年前会考物理化学实验满分的陈焕之深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管大重量还是小重量、跳深还是提踵、蛙跳、触胸跳什么的,总要一一试过才能知道它们哪个效果更好更适合自己呀。

陈焕之抹一把脸上的汗,笑得特别讨好又灿烂,“教练,我有个新想法……”

这个新想法害得刘鑫源把训练计划又重做了一遍,不过这一次他倒没觉得陈焕之瞎胡闹,反而觉得能考上重点高中的孩子就是不一样,训练的细致程度真是想都想不到。

陈焕之利用国青队要求每个人必须要写的训练日志——省队其实也要求写,但是要求不严能糊弄——跟刘鑫源一起制定了一个计划。刘鑫源将自己知道的各种针对不同部位的肌肉、身体功能的训练方式,按照辅助重量大小、频次不同一一试验在陈焕之身上。陈焕之根据自己的体会纪录各种训练方式对她来说的效果好坏。

其实这种方法一点都不严谨,如果这是一个严格的训练方法实践研究,那就应该有实验组对照组,同时进行身体生理成分的检测,而训练效果好坏除了时间长了能通过测试测出来,短时间内就只能倚靠陈焕之自己的感觉说了算——再没有比这更扯淡的了。

“我了解我的身体,我能控制自己身上的每一块肌肉。”陈焕之这样回答刘鑫源,“没有人比我自己更清楚我的身体功能和状态。”

“扯淡。”刘鑫源表面嗤之以鼻,心里倒不是不相信的,这种对自己的身体野兽般的直觉和细微精妙的控制力,他还真在顶级运动员身上见到过。虽然那大部分是身体技巧性运动员,但这半年多陈焕之已经在他这儿攒了足够的信用,以至于他竟不排斥陪着她做实验。

唯一的顾虑就是,“还有两个月世青赛,你这会儿不抓紧训练技术,世青赛交不了差怎么办?”

陈焕之自信笑,“教练,谁还指望我跑世青赛冠军吗?女子100米世青赛上届冠军是11秒07吧,就放放宽今年那帮美国人都状态不好,多跑0.2秒,那11秒27也离我太远了呀。反正我进决赛还能拼一拼,奖牌没可能吧。”

无耻地推卸了自己肩上担负的期望后,陈焕之又补充,“世青赛后还有三个月就是亚运会,咱们要是想参加亚运会到时候再实验不是更来不及嘛。我看从现在开始正好,越早开始收获越大。”

行吧,刘鑫源想,反正他是上了贼船下不来了,大不了世青赛后一起滚蛋吧。

于是8月初徐指导看着收上来的训练报告,简直要气昏过去:都答应了你备案的训练计划了你居然又不按备案来,造反呀?

但是再看后面附上的陈焕之训练中的100米成绩变化曲线,不,不是曲线,几乎就是一条直线,虽然跟她在冠军赛上的成绩相比没有太大的进步,但也没有退步,最好成绩11秒46、一般在11秒5到11秒55之间——这个波动区间太太太小了,固然因为大部分是在室内测试没有风速影响,但也显示了陈焕之的状态非常稳定,简直稳定得像是游刃有余只是随便跑跑。

这证明要么当陈焕之能发挥极限水平的时候会有一个大的提高,要么这几乎就是陈焕之的极限水平——而她每次都能发挥自己的最好状态。

不管怎么说,这样一个选手,派到大赛上就安心多了,虽然没法期待她超常发挥,但是一般也掉不了链子。

而对体总来说,有时候不掉链子比超常发挥重要多了。

能培养这样的运动员出来,徐指导对刘鑫源别具一格的训练方法表示万分佩服,并且打算问问看有没有可能推广。

且不说刘鑫源已经想好了为自己辩解和出卖陈焕之的三百句台词,结果却等来了徐指导的表扬,到了8月下旬,离世青赛只有一个来月的时候,国青队所有人的训练强度都必须降下来了开始备战了。而陈焕之苏圆圆她们的主要训练内容也变成了合练4*100米了。

为了培养四人默契,她们在不需要合练的时候也要在同一块场地上训练,可以说是同行同止、同吃同住。

陈焕之本来就和苏圆圆一个屋,之前苏圆圆早晨加练跟她还不一块出门,现在加练取消,她们每天早上一起在运动员公寓吃早餐,一起被大巴接到体总训练局开始训练,中午一块吃饭,下午跟着张曦袁莹郑春莎一起合练交接棒——郑春莎是作为备选队员,反正报名还没截止,万一这里边突然有谁受了伤什么的,郑春莎就能顶上了。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苏圆圆对郑春莎的态度就更加明显了,训练还是一样训练,甚至她们俩的默契还还比较好,但是训练之余几个人说说笑笑,苏圆圆就从来不接郑春莎一句话。陈焕之偷偷问苏圆圆怎么回事她也不说,只是冷笑两声就当过去。

陈焕之能怎么办呢?虽然郑春莎小姑娘看起来也怪可怜的,但是苏圆圆更不像欺负小孩子的人,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陈焕之只能继续当做什么都没发现什么都没发生,跟着张曦袁莹一起装傻了。

枯燥的队内生活持续了大概一个月,这一个月里面除了和三个教练、四个队友以及理疗室队医姐姐食堂大妈大叔们,她几乎没跟别人有对话。

“你不觉得无聊吗?”苏圆圆问她,“我看你除了拿个电脑上上网平时都没什么娱乐呀。”

陈焕之哈哈笑,“上网就是最充分的娱乐啦。”

不过说真的,06年的网络生态还很原始,跟二十多年后真是没得比,这年头没有智能机没有穿戴设备,网速还停留在下个电影开bt下一夜的地步,她又不玩游戏,上网除了回顾一下经典电影、买卖一下股票真不知道还能干点啥。

运动员公寓里也提供台球厅、卡拉ok什么的休闲项目,但比较熟悉的田径国青队都在备战世青赛,不备战的还得继续晚上加练,一起的陈焕之等都表示没兴趣,苏圆圆竟然凑不齐一起玩的摊子。

至于没什么人说话,陈焕之表示适应良好,而且她除了每半个月给陈妈妈、偶尔跟宋怡聊会儿□□,也并没有多少话要和其他人说。毕竟她曾经是个出门都不方便的人,现在这种与世隔绝的状态她很熟悉。

陈焕之问,“你来国青队好多回了,怎么还这么适应不良?”

“因为以前没关禁闭呀。”苏圆圆说,“以前只要10点回来晚上就是自由的……”

“自由的时候你去干嘛?”

“酒吧……”苏圆圆看到陈焕之那种“好狗胆”的眼神,连忙解释,“我不喝酒的,我就是去听个演唱投个飞镖什么的,有时候也跟人一起滑个滑板……而且最多喝点矿泉水吃个水果,唉,饭都不敢在外面吃。”

“你玩滑板这么危险的东西你教练知道吗?”

苏圆圆看着她,不吭声。陈焕之想了想,决定牺牲一下自己,“我们买个飞镖盘晚上投飞镖玩儿吧。”

苏圆圆像在看一只鱼腩,“行吧,反正也没别人跟我玩了。”

世青赛的临近及时拯救了无聊到爆炸的苏圆圆,也拯救了被苏圆圆在飞镖盘前打击得几乎有了心病的陈焕之。

她们在训练之余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活动需要参与。

田径队的誓师大会、接受各级领导的亲切慰问、给赞助商站台、开幕入场的仪式演练、简单的英语对话——因为这次比赛在家门口,所以这英语要求简单到初中程度,然后陈焕之脱颖而出免了这一课,留下她的队友们沉浸在学海中。

开幕式入场的时候,苏圆圆悄悄跟陈焕之窃窃私语,“我真没想到参加个世青赛这么多事,你说咱们要是以后参加奥运那得繁琐成什么样呀。”

陈焕之一摊手,“不知道,反正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

旁边的张曦也凑过来,“我和袁莹倒是参加过世少赛,但是都一轮游就回来了。”

苏圆圆本来去年也能参加世少赛呢,结果被开了没去成,所以这也成了她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了,她叹了口气,打架这事儿不后悔,但是没去成世少赛,到底是遗憾的。说到底,以中国的女子100米水平,她能有多少机会参加国际比赛呢。

以奥运会为例,女子100米的a标是11秒29,b标11秒38。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国家的选手只能达到b标,那就只能派出一个人参加奥运会,如果有人达到a标,则可以派此人参加奥运会,但a标选手最多不能超过三人。

比如美国这样田径强国,可能光a标选手就又十来个,只得优中选优挑出来三个,而似本国这样100米弱项的队伍,可能整个国家扒拉扒拉也就一两个出类拔萃的能达到标准。而本国的出类拔萃到了世界赛场上,就很有可能一轮游了。

其他国际赛事的要求也大同小异,只是ab标准不同,世青赛的标准更是降低,因此她才能和陈焕之一同作为仅有的两名a标选手参赛。但是等她18岁以后,面对奥运会的ab标,她还能达到吗?

苏圆圆心怀希望,但并不乐观。

在她心目中英雄般的姐姐,也只在最巅峰的03年达到了a标,作为女子短跑的独苗苗参加了雅典奥运会的100米项目,可是也没能通过第二轮比赛。

女子100米的预赛是在第二天早上的9点10分,陈焕之检录之前刘鑫源把她叫到跟前问,“紧张吗?”

陈焕之无奈,“教练,没你这么问的,不紧张都给你问紧张了。”

“我就是看你太不紧张了。”刘鑫源说,“紧张点、兴奋点,适当地紧张能让你更好地发挥。你别觉得我昨天给你分析的这个小组对手弱就放松了,只有小组前两名和总计时最好的两个能晋级,也就是说你最多只能输给一个人,最好一个都不输。”

“说真的教练,你看着比我紧张多了。”陈焕之说完立刻跑走检录去了。

等她站在起点线上看看自己的左右,什么肤色都有,而且大概因为是青年比赛,即使是以肌肉发达著称的黑人姑娘也是细胳膊细腿的,一看就是正在发育期的样子,连陈焕之这样接近1米7的身高只有51kg的瘦子都显得没那么瘦了——当然她的体脂也是居功甚伟。

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名不见经传的青年选手们的资料可不太好收集,有些甚至只能根据组委会收到的每个人的申报成绩来确定威胁程度。比起同组有一个美国人一个白俄罗斯人、加自己三个a标选手的苏圆圆来,陈焕之算是运气不错的,这一组除了她和一个英国姑娘外全都是b标选手,意思就是威胁不大。

而稀稀落落的观众席仿佛也在证明这一点。

虽然没有电视直播,但现场解说仍然在尽职尽责地介绍着每一个选手,当介绍到陈焕之的时候,现场的观众仿佛突然惊醒似的发现,现在的赛道上有个本国选手!本来昏昏欲睡的观众们立刻打了鸡血似的开始鼓掌加油,仿佛现在场下的不是名不见经传的陈焕之而是跨栏名将刘飞一样。

陈焕之跟着解说的声音向观众席上挥挥手,场内的加油声更大了。

这种气氛让陈焕之都有点克制不住,她打开系统看了一眼,这两个月只顾着实验训练方法,说好的耐力重点训练也没怎么实现,她在昨天耐力才终于升到了20点。但虽然手握经验值,却并不敢贸贸然升级技能,一方面怕突然技能升级而她却没有在训练中适应过会适得其反,另一方面也是怕技能坑爹。毕竟上次室内60比赛的时候她已经体会到了什么叫技能效果溢出了。

看着在原地蹦蹦哒哒的陈焕之,徐指导跟刘鑫源说,“这孩子看起来心理素质挺好的,一点也不紧张。”

刘鑫源郁闷,“我就是怕她太不紧张了就进入不了比赛状态。进复赛应该没问题,复赛是一会儿11点半开始,她那个成绩进半决赛就有点悬。”

徐指导失笑,“对我们的队员有点信心吧小刘。”

他想着陈焕之的这个教练虽然训练有一套,但调节队员心理看起来没什么经验,而且因为江省女子百米是弱项,别说国际赛场,连国内的决赛恐怕都没经过几场。但是对年轻运动员来说跟教练的信任关系十分重要,强扭的瓜绝对甜不了,陈焕之又在他手下发挥得好,倒不好硬要换人,看来不只是运动员需要训练,教练员的水平也需要跟着升级啊,这个回去得跟上面提一下了。

原地蹦跶了两下,再蹲地上压压腿,陈焕之在发令员“on your marks”的提醒下踩在了起跑器上摆好了姿势。

“set……”

随着一声枪响,陈焕之埋头冲了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  略忐忑……不知道大家满意不……为了凑个两章到了现在,头脑不太清醒了,如有错字逻辑错误请大家捉虫,我明天改……

明天晚上大家不用等更新了,因为我一般都12点后更新……

以及我死活找不到08年和04年的奥运a标b标标准了,所以找了个12年的,大部分项目应该都差不多,个别项目比08年标准提高了一点点,大家就当这个标准从没变过吧……

相邻推荐:火影:我能融合万千血统我的民俗文字游戏意乱全球复苏:我是唯一的杀戮者全球鬼神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