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代 重生在跑道上 章节

159、160

推荐阅读: 绝顶保镖 鉴宝神医 仙王归来 寒门狂婿 泛次元聊天群 御天武帝 史上最强大师兄 武道战神 诸天祖师模拟器 至尊仙道

既然没事儿,陈焕之也就退出了围观人群继续自己的训练了。

她现在时间紧任务重, 田有利好不容易扒拉过来了一周三天一共六节的训练课, 恨不得把每一分每一秒都塞满了,这会儿刚招呼着送蒋琪再去医务室检查一下, 扭头就催陈焕之开始下一项练习了。

如是两个礼拜, 陈焕之试跳三次, 成绩分别是6米47、6米52和6米81。

这个成绩让田有利喜笑颜开, 让刚刚恢复训练没两天的蒋琪感觉很崩溃。她的室外个人最好成绩是09年的6米88, 可惜这成绩出在09年的全锦赛而非世锦赛, 否则那年的世锦赛奖牌都有一拼之力。因为曾经有过更好的成绩, 所以蒋琪觉得自己现在不是在嫉妒或者什么,她只是觉得世界观有点崩塌。

诚然陈焕之身体天赋天下第一这个全世界都承认, 不过跳远更看重的是技术吧, 她的确是跑得够快,但是跑得快的飞人多了, 最近十年,有几个能同时搞好跳远的?连博尔特都没涉足这个领域呢。

蒋琪问她的教练颜珍, “颜姐, 我的问题是跑得不够快?”

跳远队的技术数据都是全队公开研究的, 颜珍当然也能拿到陈焕之那三跳的数据。

“不是,我还是那个意见, 你的助跑速度够用了,你的问题还是在踏板的准确性。要不就是踩线犯规、要不就是起跳损失太大,其实你自己也知道, 你是跳过6米88的,你有这个能力,但那次你的起跳损失才3厘米,平时你成绩有效的时候,起跳损失基本都在15厘米以上,这一来一回,你自己算算能差出来多少。”

至于陈焕之的优势在哪儿,颜珍除了研究能拿到的试跳数据,平时也经常会不由自主地注意她:她的训练强度经常是和金一鸣、戴波这样的男运动员一致的。

比如为了训练腾空步做双杠或肋木垂悬的时候,为了避免运动员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手臂的控制而非下肢的动作上,时间往往要限制在他们感觉很轻松的范围内。

一般男运动员是20-30秒、女运动员是10-15秒,而陈焕之做这项训练的时候,田有利让她做20秒一组、后来又加到23秒。虽然练短跑的肯定比练跳远的更注重上肢训练,但陈焕之的身体素质之强悍也可见一斑了。

而她的助跑速度、起跳瞬间的爆发力更是不用说。当然了,她的缺点、或者说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也非常明显。

如果她稍微控制一下自己的助跑速度,不发挥出自己世界第一飞人的实力,那她的上板准确性简直高到令人发指,经常都能把起跳损失控制在5厘米以内,几乎次次都能极限踏板而不犯规,但她的起跳、腾空、落地等技术毕竟仍不成熟,最少跟其他练了十几年的运动员没得比,这种情况下她的成绩往往只有6米5左右。

如果让她助跑的时候放开了加速,那她的最终成绩就得看运气了。像是这三次试跳,都是这种情况。第一第二次的起跳损失分别是25厘米、19厘米,成绩自然不尽如人意,第三次不知道是调整好了还是蒙的,起跳损失只有1厘米,成绩立刻就飞跃到了6米81。而在她的训练中,因为速度过快、最后两步调整不好,直接踩线犯规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陈焕之的空间感和踏板前的距离感是很好的,如果让她有充分的调整空间,她能把最后两步的步幅调整到一个非常准确的地步,但是当她把速度加强到极限的时候,她就没办法再像平时那样完全控制自己的身体。”在跳远队的内部交流会上,颜珍说。

这个内部交流会也算是跳远队的特色传统了,每月一次,不分谁是谁的主管教练,谁跟谁有没有竞争关系,所有人都要参加,教练要挨个对所有队员的训练和技术进行点评、队员们也要彼此之间提出建议,陈焕之这个月异军突起,正是这次交流会上的重头戏。

“我倒觉得不是控制不住,”金一鸣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她更像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跑、而不是跳上了。”

“你自己觉得呢?”田有利问。

陈焕之撑着额头,看着被写的密密麻麻的笔记本,这都是这次会上别人对她的看法。不过要让她自己说,主要问题确实是控制不住。

跟她一开始的印象不一样,跳远的助跑并不是越快越好,因为比起快、更重要的是踏板的准确性和将跑动的速度转化为向前的动力。

这两个礼拜练下来,陈焕之觉得她的空间感大概是真的很好,在不开任何技能的情况下,将最后一步控制在踏板前一点点对她来说轻而易举,而且随着练习的巩固,这件事正在变得越来越容易。

但一旦打开了技能——也就是教练们所说的发挥她世界第一的冲刺能力——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因为跳远踩板前的最后一步,实际上是要收小步幅的。起跳前的倒数第二步应该是整个助跑过程中步幅最长的一步,而倒数第一步就要在收小步幅的同时加快步频,保证速度不下降,然后在最后一步单脚起跳的同时,瞬间的爆发力让她拥有向上的高度、强大的速度惯性让她拥有向前的动力。

可技能让她拥有世界第一的爆发力、这爆发力让她起跳的时候达到其他人所不能的高度,却也让她很难在最高速状态下突然缩小步幅调整起跳位置。

陈焕之想过很多办法,比如助跑过程中平跑,在最后一步再开启技能享受爆发力加成起跳——失败,速度不够跳不远、而且这方法让她的起跳的左脚隐隐作痛。比如学个新技能,同时加成爆发和弹跳的——暂时失败,对成绩有帮助,但最后一步的起跳距离仍然要看天吃饭。

陈焕之摇了摇头,“我最后一步收不住。”她苦笑,“我之前一直学着怎么向前冲,可从来没学过怎么把步子慢下来。”

“不是慢下来,”田有利很严肃,“是减小步幅的同时,还要保持速度不变。”

“那就更不会了。”陈焕之合上自己的笔记本,“我想我需要练习。”

田有利也这么觉得。

就这样,直到7月5日的法国奥尔良田径特许赛,陈焕之才第一次参加跳远的正式比赛。

比赛的级别不高,但是时间地点正正好,陈焕之6月30日刚刚在钻石联赛的洛桑站上拿到女子200米的冠军,马上又要参加8日的钻石联赛巴黎站,这一站的钻石项目是100米。

连个正式比赛成绩都没有,当然也就没有田联排名,哪怕陈焕之名声在外也不能直接参加国际大赛,但要让她从国内比赛中一点点起步挣积分排名她又没耐心——而且也没必要,所以趁着出国比赛的机会,直接就近参加这样要求不高的商业比赛就是性价比最高的方法了,而且作为“陈焕之的第一跳”,主办方还给了个好价钱呢。

不只是跳远,在这一天陈焕之还要同时参加100米。

奥尔良特许赛从晚上七点开始、九点结束,赛程安排基本和钻石联赛接轨,也就是没有预赛,决赛一锤定音。

陈焕之的比赛最先开始的就是跳远,她作为重头戏被主办方安排在最后一个出场,在助跑的跑道上试跑了几步,量了一下步点,一阵冷风吹过来,陈焕之就觉得之前热身的时候活动开的身体又渐渐地凉了。

她不由得打了个寒颤,本来只是穿了个外套,立刻又跑到座位边把长裤也穿上。

蒋琪也来了,正专注地看着沙坑那边的比赛,她去年成绩不理想,田联积分排名掉到了六十几,参加钻石联赛大奖赛之类的是没戏了,只能先从小比赛开始一点点把排名刷起来、当然更重要的是把大邱世锦赛的门票拿到手。

她跟6米88恍如隔世,今年的赛季最好成绩是6米61,从去年到今年,没有一个成绩能够满足6米75的达标线。

第一跳是拉脱维亚的拉德维卡,她踩线犯规了,没有成绩。

蒋琪松了一口气,拉德维卡是一员老将,项目横跨跳远和三级跳远,实力不俗。她扭头看了陈焕之一眼,好心地指点她,“多穿点,跳远跟百米不一样,要打持久战,不管你热身多充分,身体总会冷下来的。能让人发挥失常的因素里面,天气占了很大分量。”然后就轮到她了。

蒋琪的第一跳是6米27,一个让她从沙坑里站起来后一路摇着头叹着气走回来的成绩。

陈焕之忍不住安慰她,“别急,后面机会多着呢。”

“后面未必有这么充足的体力了。我这次甚至没上板,”蒋琪苦笑,“我教练说得对,如果我能把起跳损失控制在十厘米以内,哪怕别的什么条件都不变,我也能再上一个台阶。”

很快轮到陈焕之了,第一跳她打算拼一拼。

拉出了足有45米的助跑距离,陈焕之开了极速技能,当她侧着身子落地后,在爬起来之前,陈焕之就看到了落点裁判举起白旗。

成绩有效。

她松了口气,这才起身看自己在沙坑中留下的痕迹,目测得有6米7了。

陈焕之裤子还没穿好,准确成绩就量出来了,6米72。

还不行,还没有达到世锦赛标准。跳远的偶然性太大了,今天的状态看起来不错,最好还是一鼓作气先把门票拿到再说。

刚刚全力助跑了45米、又跳了一次,陈焕之也觉得有点体力不足了,下一跳还是要拼一下,没有体力可不行。陈焕之这么想着,启动了今天第一次的疲劳消除。

“比赛进行中,不允许使用该功能。”

系统铁面无私地说。

相邻推荐:火影:我能融合万千血统我的民俗文字游戏意乱全球复苏:我是唯一的杀戮者全球鬼神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