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天下无贼 章节

第一章 绝唱

推荐阅读: 泛次元聊天群 诸天祖师模拟器 武道战神 至尊仙道 鉴宝神医 御天武帝 史上最强大师兄 绝顶保镖 仙王归来 寒门狂婿

一园翠竹,约八亩许。园内枝叶扶疏,绿荫映罩,地面上松松地长着一簇簇青草,开着红的、黄的、紫的、白的各种野花,招引得蜂蜂蝶蝶在竹园里飘飞穿行。

园主人姓尚,官称尚爷,七十多岁,圆脸,白净,没有胡须,年轻时像竹园一样风流,娶过三个女人。早年间,他做过一家地主的账房,会背一些诗文,尤爱柳永词,高兴时还研墨挥毫写一写。尚爷一生无所长,不善理家,嗜好听戏、养鸟,且精。后来,他因为和这家地主的贴身丫头私通,被辞去账房职务。尚爷二话没说,一年的工钱没要,买下那丫头,领回家做了二房。他家有十几亩薄地,原有一个妻子。两个女人相处很和睦,共同爱着一个男人,种地兼管生孩子。尚爷很放心,依旧是听戏、养鸟,养鸟、听戏。他喜欢女人,从来不打骂她们。尚爷会大红拳,手重。他说:“女人不禁打,一打骨头就碎了。”

有一年,从河南来了个野戏班子,尚爷天天跟着听。戏班子挪一村,他跟一村,一个多月后,跟到徐州府,距家已有近二百里地了。他迷上了戏。这个戏班子是唱豫剧的,一个武生,一个闺门旦,唱得特别好。尚爷喜欢他们,更喜欢那个唱闺门旦的姑娘。那姑娘老在前排看见他,心也动了。唱野戏很苦,四海漂流,没有定所,而且常受人欺负。姑娘早就不想唱戏了。她知道,前排那个白脸后生是奔她来的。他爱她,她也爱他,有这样一个痴心汉子,一辈子也值了,正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个在台上唱戏,一个在台下听戏,两个眉来眼去,姑娘连戏词都忘了,回到后台就挨打。尚爷跟到后台,一把扯住姑娘的胳膊:“走吧,跟我走吧,我不会亏待你!”姑娘抹抹泪,当真就跟他来了。当时,尚爷手里还提着鸟笼子,很像个阔少。领班的不敢拦阻,只好眼睁睁看着他们去了。

这时候,前台的戏还正唱着。

尚爷领着那姑娘,出了徐州府,沿黄河故道一路西行。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荒草野洼,连个人影儿也不见。姑娘牵着他的衣襟,吓得直打哆嗦。尚爷安慰她说:“别怕,你看这个!”路旁有一棵对把粗的柳树,尚爷一手提鸟笼子,一手抓住小柳树,只一拧,“咔嚓!”树身断了。姑娘高兴了:“唷!你这么大的劲儿?”尚爷说:“你唱一段吧?”“谁听呀?”“我听。”姑娘唱起来:“花木兰,羞答答……”

“站住!”

背后突然大喝一声。姑娘戛然声止,又尖叫着,扑到尚爷身上。尚爷以为是遇上了拦路打劫的。他回头看看,十几步开外,一个后生仔一手擎火把,一手持钢刀,正一步步向他逼来。

尚爷把姑娘拉到背后,又把鸟笼子递给她,撩起长袍掖在腰间,迎上去。两人相距有十步远,尚爷突然撸下头上的礼帽,一扬手:“噗!”一团黑影飞过去,那人以为是暗器,一拧身子,同时举起钢刀相迎,却没有金石之声。就在这一眨巴眼的工夫,尚爷一个箭步跟上,飞起一脚,“哨啷!”钢刀泛着寒光抛落到一丈开外的草丛里。那人丢下火把,亮开架势打来。尚爷弓步出手,只一招,对手就倒了。尚爷正要上前按住,不料那人一个后滚翻,从地上闪开。轻捷!尚爷心里叫一声好,一个燕子抄水,凌空扑去,就势抓住那人的脖颈,脚下一绊,又把他放倒地上。尚爷脚下踩着个硬东西,伸手一摸,正是踢飞的那把刀。他一把抓起来,按住那人的肩胛,扭头向姑娘说:“杀了吧?”

“啊……不不不!我不要你杀人!我不要……”那姑娘已瘫在地上,一迭声叫着。

尚爷转回头,松开手,又把刀丢在地上:“你走吧!”他刚站起身,那人却在地上绝叫一声:“不!你还是杀了我吧!”尚爷一愣,又拾起刀:“好,我成全你。”正要举刀,那唱闺门旦的姑娘却发了疯似的扑过来,拦腰抱住尚爷:“别别别!……你不能杀他呀!”

尚爷犹豫着又站起来。

“你是……关山?!”姑娘扑到那人身上,哽咽起来。

关山是谁?她认识?……关山躺在地上,动也不动,任凭姑娘推搡哭叫,死了一般,毫无反应。

尚爷如坠五里雾中,走开几步,捡起那人先前丢掉的火把,“噗噗”连吹几口,又冒出火苗来,亮堂堂一片。他拿回来弯腰照了照,咯噔!尚爷傻了,关山就是那个野戏班里的武生!他一下子明白过来:这武生也爱着闺门旦呢!他是卸了装追来的。怪不得身子那么轻捷,只是不禁打,没真功。这么说,他是讨姑娘来了。

尚爷惭愧了,一抱拳:“对不住,我不知道……”他要把姑娘送还。可是姑娘又不肯,关山只一个劲地要求:“杀了我吧!杀了……”

这事有点麻烦。尚爷也坐下了。三人都坐在草地上,似乎在商量杀不杀的事。商量了半天,没结果。尚爷火了:“我看你也没出息!为个女人让我杀你。我不能杀你!我经眼的角色多啦。据我看,你能唱出好戏来!唱、做、念、打,无一样不出众,十年以后,肯定会成名流。我杀你是罪过!懂吗,我不能杀你!”

关山坐在草地上,半天没吭声。闺门旦又嘤嘤地哭起来:“我不是……不想嫁你……可我怕苦……学不……出来……”

关山叹了一口气,站起来,喉头哽塞着向尚爷说:“请你……好生待承她!”转脸要走,尚爷心头一热,一把拉住:“关山,实在对不住。你要不嫌弃,咱磕个头吧?老实说,我是个戏迷,我喜欢你的戏,也佩服你的人品!”

关山想了想,这事也无法怨人家,谁叫咱是个穷戏子哩?连个女人也养不起!这人倒豪爽,也是个识家,高山流水,知音难觅哩。好!

两人重新报了姓名,说出生辰年庚,聚沙为炉,插草为香,两个头磕下去,成了把兄弟。尚爷年长五岁,为兄;关山小五岁,为弟。姑娘破涕为笑了。

分手时,关山把那把刀送了尚爷:“路上做个帮手吧!”尚爷无以为赠,把鸟笼子给了他,里头养着一只百灵:“我养了十年啦。送你。这是百灵十三口,叫得正欢。望你专心学戏,也做个百灵十三口!”

关山挥泪洒别,独自去了。尚爷兀自站着未动,手捧钢刀,心里一阵酸痛,觉得很对不起他。

尚爷把姑娘领回家,续成三房。再细看那把刀,倒吸一口气:“这是一把宝刀哩!”闺门旦告诉他:“在戏班里时,我见过这把刀。关山说是家传,平日摸都不让人摸的。”尚爷更惭愧了。姑娘,宝刀,两大爱,都送给自己了。有心胸!

关山自别了尚爷,刻意求进,十年以后,果然风靡舞台。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之地,没个不知道关十三的。关十三的名号和他养的那只百灵十三口有关。百灵十三口,是说它能学十三种禽鸟的叫声,如喜鹊噪枝、公鸡打鸣、母鸡下蛋、麻雀嬉戏、燕子哺乳、黄鹂鸣柳等。百灵叫百口,是泛说,褒言,其实叫不了那么多。一般讲,百灵十三口就是上品了。关山精心养那只百灵,也时时记着尚爷的鼓励,竭力把戏路拓宽,不管演主角还是配角,都一丝不苟。一般人看戏,眼睛老盯住主角。其实行家看戏,不仅看主角,还看配角,老爱从配角身上找毛病。逢到关山演配角时,一招一式都有讲究,都有韵味。但又绝不喧宾夺主。好的配角能把主角抬起来,差的配角能把主角砸下去,这里有功夫,也有戏德。主角好,配角也好,这台戏就演圆了。所以,演员都爱和关山做搭档。他抬大家,大家抬他,关十三的名字越叫越响。

关山的戏路宽,生、旦、净、末,都行。但他最拿手的戏还是“单刀会”。那是祖上的戏,关山演得很虔诚。每次开戏前,他都要净手焚香,对空叩拜。关山本是赤红脸,大高个,一上装,活似关羽再生。武功自不必说了,单是唱腔就令人叫绝了。他唱大红脸,有膛音,露天野台,三里外都能听到:“大江东去浪千叠,引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又不比九重龙凤阙,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别,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高腔大嗓,豪气冲天。常常是关十三余音未绝,那掌声、喊好声便山呼海啸般响起来。

其间喊得最响的,又常是尚爷。关山只要到黄河故道一带演戏,尚爷是场场必到。一是为听戏,他完全为之倾倒了;二是为了照应关山,怕人欺负他。有一次,关山从前台回到后台,还没卸装,过来几个地痞,说要和“关二爷”较较武功。尚爷一步挡开,抱拳微笑说:“哪儿不周全,各位有话好说。”一头说,一头亲热地拉住前头那人的手,一使劲:“嘎嘣”一声,把他手腕上的骨头捏碎了。那家伙锐叫一声,在地上翻滚起来。其余几个大惊失色:“你是关十三什么人?”“把兄弟兼保镖!”几个人都喘了,架起那人就走,尚爷从怀里掏出几块钢洋扔过去:“看好病再来!”

事后,这几个人一打听,才知他是尚爷,故道两岸谁不知他的名气?要面子,爱管闲事,还会武功,光师兄弟就二百多。咂咂舌头算了。至此,关十三在这一带演戏,从没有人再敢刁难。

到解放后,关十三不大到这一带来了。他所在的野戏班成了河南一个大城市的市剧团,他当了业务团长。剧团每天在城市剧场演出,难得到乡下来一趟。只在合作化一片红和人民公社成立的时候,应邀来演出过两次。那两次,尚爷都去了,是关十三请去的。不知为什么,尚爷有些惆怅,看完戏也没有喊好。不是演得不好,不是。连他自己也说不上为什么。关山看尚爷不高兴,猜出一点什么,安慰他说:“大哥,在家住够了,就到我那里去玩几天,我陪你。”后来,尚爷接到关山的信,果然去过两趟。不过,也就两趟。一次住了十天,一次住了七天。其实,第二趟还是为了给他送百灵才去的。头一趟去,他发现那只百灵十三口不叫了。那只百灵在尚爷手上玩了十年,在关十三手里玩了近二十年,老了。一只百灵活三十年。老辈人说,从光腚玩鸟,谁一辈子也玩不了三只百灵,这话有道理。尚爷这次送去的百灵是十四口,比那一只还好。关山爱如性命,练功时挂在练功房,唱戏时挂在后台,从来不离身子。关山当上了团长,还是照常演戏,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他不能一天不看见百灵,也不能一天不唱戏。

可惜,十年动乱时,那只百灵十四口被人从笼子掏出来。摔死了。那只鸟只活了八年,正叫好口。关山疼得直吸溜嘴,泪珠子扑嗒扑嗒往下掉。之后,他被下放到环卫所当掏粪工,十年没唱戏,嗓子也倒了。后来重回剧团,一张嘴,没音!憋得脸红脖子粗,才哑哑地有一点微响,关十三气得一跺脚,昏倒后台。

他还当团长,可是再不能登台演戏了。他老是郁郁不乐的,就给尚爷写了一封信。尚爷去了,又带去第三只百灵,是十二口。关山很喜欢。这一趟,尚爷一住就是一个月,每天陪他走走玩玩,有时也喝点酒。关山因为唱戏,一辈子烟酒不沾,现在开始喝酒了,是尚爷劝他喝的。他喝了,但也只喝一点。他还想恢复嗓子。尚爷理解他的心情,就给他说:“十三,行!我看你能行。还能恢复,只是别急,悠着来。”

但这次尚爷说的不是心里话。他看关山已是五十大几的人了,丢过十年功,再恢复不易。可他又不忍心直说,就讲了假话。人总该有点希望。

尚爷有眼力,关山的嗓子到底毁了。虽有百灵做伴,心里还是苦凄。他一辈子献身舞台,成家很晚,只有一个女儿,在外地工作,老伴前些年也死了。平日,他就一个人在家。关山老得很快。

这几年,尚爷的日子倒挺惬意。三个女人共给他生了十七个孩子,其中五个女儿都出了嫁,十二个儿子也都成了亲,真叫子孙满堂了。解放初贯彻婚姻法,三个妻子离掉俩,只留一个结发原配,另两个其实是离婚不离家,还住一个院。尚爷爱上哪屋上哪屋。外人谁也不问。后来,原配和丫头都死了,只剩一个闺门旦。尚爷又和她复了婚。这样过日子毕竟方便一些。尚爷家人口多,一家伙分了百多亩地。儿孙们搞联营,种田的种田,跑生意的跑生意,两部汽车,两台大拖拉机,日子过得轰轰烈烈的。邻居都说尚爷治家有方。尚爷一背手走了:“屁!我才不操那份闲心。”他让孩子们为他辟出一块地,正好八亩,栽上湘竹,搭了个茅草屋,在野地里看起竹园来了。他对儿孙们说:“卖了竹子,钱是你们的。我只要这个窝。”他图清静,家里一摊子都交给闺门旦了。

关山又来了信,说已经退休。尚爷立刻回信一封,让他到这里来同住。关山真的来了。

现在,他们就同住一个茅草屋,品茶、下棋,玩百灵,或者到竹园里走一走,真是神仙一样。但尚爷很注意,从来不说唱戏的事。

关山来时,把那只百灵十二口也带来了。这只鸟性子烈,爱学新口,可是老学不上来,就气得在笼子里乱扑腾。因为火气大,老爱烂眼、长尾疮。尚爷有办法。到附近田里捉一种本地叫“舌头栗子”的东西。这种小动物形同壁虎,一般不知道它的好处。其实,是一种极珍贵的药材,美称“鸟中参”。捉活的剥皮捣碎,能治百鸟百病,神得很。但在喂百灵以前,一定要洗手。百灵爱干净。

两个老人为捉一只“舌头栗子”,常常在田埂上扑倒几次,弄得一脸一身都是土,终于捉到一只,于是哈哈大笑起来。那只百灵十二口再也不得病了,水灵灵地挂在竹园里,一天到晚地叫。看见什么鸟,学什么鸟,渐渐,能叫到十三口、十四口了。他们也就倍加喜欢。

这一天,不知从哪里飞来一只竹鸡,色灰黄,样子像笋鸡或鹧鸪。这种鸟一般生活在山区,性凶好斗,冷不丁叫起来,能吓人一跳。这只竹鸡不知是在山区住够了,还是和谁闹别扭,孤零零飞到这里来了。它正在空中飞行,突然发现下面一片竹林,就一抖翅扎了进来。

百灵挂在一簇竹梢上,好奇地打量着这位新来的朋友,不时吹起悦耳的口哨,表示欢迎。竹鸡飞飞跳跳,落到笼子旁边一根逸出的竹枝上,竹枝儿一颤悠,站住了。两只鸟相距有三尺远近,互相歪起头看看。竹鸡突然大叫起来:“嘎嘎嘎嘎!……”百灵惊得在笼子里翻跳了几下,才落到横架上站稳,心想,这家伙是个怪脾气!其实才不是,竹鸡也是表示友好,只是嗓门大了点。它惭愧地摇了摇尾巴,表示歉意。百灵立刻懂了,人家没什么歹意,就是这么叫。这是一种完全陌生的叫声。虽然凶猛,却别有一番山野味。百灵对它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它对竹鸡又吹了一个口哨:“嘟嘟!……”——辛苦!

这时候,尚爷和关山正在竹园边树荫下下棋,竹鸡一阵凶猛的叫声,他们同时都听到了,对视了一眼,又同时站起来。这种鸟叫没听到过!两个老人都激动了。平原地区鸟少,这对百灵学口有很大限制,能出现一种新的鸟,就意味着会有一种新的鸟叫,百灵如能学上来,将会成为百灵十五口——十五口!不得了!那将是百灵上上品,稀世珍禽了!尚爷玩了一辈子鸟,也见过无数玩百灵的人,没有谁的百灵能叫十五口。关十三更没见过。一对老朋友都激动得脸红气喘了,虽然一句话没说,却都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他们玩鸟一辈子,没想晚年终于要达到那个奇妙的境界了!

那么,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不要惊了那只鸟,要稳住它,让它在竹园落户。他们不敢径直走进竹园子,尚爷在前,关十三在后,弯下腰轻轻分开竹丛,猫一样毫无声息地往竹园里迂回前进。那只竹鸡又叫起来:“嘎嘎嘎嘎!……”几只麻雀被它惊飞了:“吱棱——”

他们的心在怦怦乱跳,手也有些哆嗦。干脆,尚爷和关山把身子匍匐下来,趴在地上一寸寸地往前爬动。若不是他们那老迈的身躯和一双布满皱纹的脸,真叫人以为那是两个顽皮的孩子,在做什么诡秘的游戏。

他们在竹丛的缝隙间缓缓爬动着,野花野草都被压在身下,手脸沾满了泥土、草叶和花瓣,谁也顾不上擦一擦,只是神态紧张地盯住前方,从竹丛间往上搜寻……渐渐近了,快要接近挂百灵的笼子了……看见笼子了!百灵正在里头欢跃。现在离笼子还有十几步远,不能再靠近了!尚爷小心地往后摆了摆手,关十三贴着他的脚后跟,立刻趴下不敢动了。他们开始寻找那只新来的鸟。可是,湘竹的细枝太稠密了,密匝匝地挡住了视线,什么也看不见。“嘎嘎嘎嘎!……”那只鸟又叫起来,分外清晰,分外响亮!两个老人吓得大气不敢喘。急忙又把头往下低了低,唯恐被那只鸟发现。如此沉默了几分钟,没什么动静,就是说,那只鸟还在。关十三忍不住又往前爬了几下,和尚爷并肩靠齐了。尚爷神色严肃地盯了他一眼,关十三忙讨好地笑了笑。

一阵微风掠过,整个竹林发出一阵轻轻的涛声,面前的湘竹摇动起来。一蓬枝叶闪了闪,露出那只鸟的形体,两人眼睛一亮,同时看到了。风一拂动,那只鸟兴奋起来,不停地在竹枝上腾动着身子,甚是矫健!尚爷定睛看了一阵,不认得,平原上没这种鸟。他回头看看关山。关山正眯起眼打量,似乎在回忆,突然兴奋地把嘴凑上去,压低了嗓门说:“竹鸡!山里鸟。”尚爷信然,点点头。关山过去唱野戏,跑的地方多,因为养百灵的缘故,所以特别留意鸟。他还是十三年前在大别山见过的,现在猝然想起来了。

“嘎嘎嘎嘎!……”竹鸡又对着百灵叫起来,像是挑逗。百灵站在横梁上,歪起头看住它,一动不动,似乎在揣摩它是怎么叫的。“嘎嘎嘎嘎!……”竹鸡越发叫得欢了。百灵把头转正了,嗉囊鼓了几鼓,一张嘴:“呀!”却突然卡了壳,发音不对,而且没有连声。竹鸡骤然又叫起来:“嘎嘎嘎嘎!……嘎嘎!”……叫着、跳着,像是疯笑一般。它在嘲笑百灵,就像山里的野小子在嘲笑没见过大山的平原小姑娘。百灵羞窘得低下了头。竹鸡还在疯笑,没完没了地疯笑,一会儿飞起,围着百灵的笼子绕一圈,一会儿又落在那根竹枝上,它简直是得意极了。

尚爷和关山匍匐在草丛里,不安地对视了一眼。他们没想到竹鸡这么爱挑衅。这只百灵是急性子,一时学不上来,怕会气坏,那就糟啦!百灵学口,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一张嘴学不上来,憋住一口气,从此再不叫了,连以往会叫的也不叫了,此谓“叫落”。“叫落”的时间一长,嗓子也就坏了。这很像演员唱戏,嗓子一倒,任你是什么好角色,也成了舞台弃物。百灵“叫落”一久,这只百灵也就废了。两个老人真是紧张极了。午后的斜阳钻进竹林,斑斑驳驳的,并没有力度。可他们多皱的额上却沁出了汗珠子。

然而,不管他们心里怎样担心,最不愿出现的情况还是出现了。百灵在竹鸡无情的嘲笑中,由羞惭而变得愤怒了!它缓缓抬起头,定定地盯住三尺以外的竹鸡。竹鸡还在叫:“嘎嘎嘎!……”百灵的嗉子一鼓一鼓的,两眼要喷出血来。它不跳,不动,不叫,就那么沉默着……

尚爷和关山也沉默着,两只肘吃力地撑着地面,连喘气也粗了。可他们仍然不敢动。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天色开始暗下来。因为一直在注视着那只可怜的百灵,竹鸡什么时候飞走的都不知道。百灵还保持着原来的姿势,望着前面,望着那早已不存在的竹鸡。

尚爷悲哀地叹了一口气,转回头轻轻地向关山说:“完啦,百灵完啦。”关山没有吭声。

“起来吧,天晚了,把百灵提回屋里去。”尚爷说着,艰难地爬起身。关山也随后爬了起来。在地上趴伏了半天,浑身的筋骨像散了架。他们一前一后走向百灵。尚爷把湘竹弯了弯,摘下鸟笼,正要转回身,百灵却突然在笼子里乱蹿起来,翅膀和头重重地撞在笼子上,还是不停地乱蹿。怪事!平常收笼从来没这样过。尚爷疑惑地看了关山一眼。关山伸手接过笼子,又重新挂在竹梢上:“它不愿意走!还放这儿吧。”果然,百灵不飞也不撞了,依然蹲在横梁上,又出起神来。尚爷不明白,怎么关山一下子就猜准了它的心事!

那么,就只好这样了。只是晚间把百灵挂在竹园里,怕遇到伤害,必须守夜才行。但若不这么办,看来百灵愣飞愣撞,今夜非气死不可。他们第一次感到,这只小动物竟是如此执拗!他们都有些感动了。关山似乎更感动一些,“这么着吧,大哥,我守上半夜,你守下半夜。”“行吧。”

他们轮流着守了一夜。时值初秋,晚间的风很凉。尽管他们都披着大衣,天明还是都受了寒。

第二天一早,尚爷就对前来送饭的儿子说:“三天以内,不许任何人进入竹园!送饭来,也别喊叫,放屋里就行了。”老子的事,儿子们向来不打听。但回去一说,一家四五十口人还是大惑不解了,不知两个老人要在竹园里搞什么名堂。

尚爷有尚爷的考虑。他对百灵还抱着最后一点希望。现在,这只百灵显然是“叫落”了,要回嗓不容易。但他不甘心就这么把它废了!百灵“叫落”有时也有例外。就是在沉默了多少天以后,突然学出了新口,一下子叫出声来,于是一切都恢复正常,而这只百灵也就进入一个新的等级,从而身价倍增。百灵到了十三口以后,每再增加一口,都是极难的。而从十四口增加到十五口,就更难!老实说,这只百灵回嗓的可能性,如果按常例算,仅有万分之一。就是说,极小极小。但尚爷凭着对这只鸟秉性的熟悉和昨晚的神态,却有一种预感:它能叫出来!现在最要紧的是保持竹园的安静,企望那只竹鸡重新飞回来,在百灵面前多叫几遍。这样虽然会加剧百灵的苦恼,但却增加了它熟悉对方叫声的机会。

又是整整一天,竹鸡没有来。百灵除了偶尔喝一点水,什么也不吃,仍然站在横梁上发呆。

第三天过去了,竹鸡仍没有来。百灵干脆不吃也不喝,形体明显地憔悴了。一股风吹来,它都要在横梁上打个栽,尚爷不时悄悄靠上去,在十几步远的地方看一看,心里也像那只百灵一样憋闷得慌。他可怜这小小的生命。心想,何必这么认真?叫不出来就叫不出来,算啦。你也是出过力的鸟,你已经是出类拔萃的百灵了。就是从此哑了,尚爷还会养着你,还会爱惜你,放心!尚爷一辈子说话算话,还不行吗?可是百灵还是固执地站在横梁上,身子都打颤了。

关十三似乎从来就没有离开过竹园。他也像那只百灵一样,不吃也不喝,只是匍匐在十几步开外的草丛里,眼巴巴地看着百灵,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可有时候,他布满血丝的双眼又十分空茫,看似看着百灵,其实又什么也没看。谁知他在想什么呢?尚爷见了,不时摇头叹息,这倒好!百灵呆了,人也呆了!

第四天早上,百灵几乎在横梁上站不住了。可正在这时,那只失踪了三天的竹鸡,不知到哪里转了一圈,又突然回来了。而一回来,就飞到那根逸出的竹枝上,“嘎嘎”地叫起来,好像在嘲弄百灵,怎么,你到底没学上来吧?

谁也没有料到,奇迹也正在这时候出现了!百灵突然一抖精神,对着竹鸡大叫起来:“嘎嘎嘎嘎!……”竹鸡反倒被吓了一跳,愣住了。尚爷和关十三更是愣住了!百灵不仅学得极像,而且更洪亮、更圆润!在十几步远的竹丛间,尚爷激动得抓耳挠腮,而关十三的泪水却刷刷地流出来。叫出来了,叫出来啦!百灵十五口,稀世珍禽,谁见过这样有志气的鸟吗?没有!他觉得心里特别畅快,憋了三天——不!憋了十几年的闷气,似乎都被百灵吐出来了!

两个老人几乎同时起步,像发了疯一样,蹒跚着扑上去。竹鸡吓得怪叫一声,“嗖”一下飞跑了。而那只百灵却站在高高的横梁上,向着竹鸡飞去的方向,继续昂首大叫:“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它几乎是一刻不停地叫着。它如痴如醉了!它疯了!它傻了!“嘎嘎嘎嘎!……嘎嘎!……”关十三还在围着鸟笼子抚掌大笑,尚爷的脸色却陡然变了!一个尘封的记忆在脑子里闪了一下:这叫“绝口”,又叫“绝唱”,就是说,它会一直叫下去,一直到叫死!年轻时,尚爷只听老辈人讲过,却从来没有见过。据传说,只有世上最优秀最有志气的百灵才会这样。莫非,我真要经验一回了!

果然,百灵越叫声音越小。关十三也感到了事情的不妙,直直地看着尚爷。他急得伸手要摘笼子,尚爷一把按住:“别动,晚了!”的确,是晚了。百灵几天不吃不喝,已经心力交瘁,它在用生命的全部力量,歌唱着它的志气,宣告着它登上一个百灵世界最辉煌的阶梯!

终于,它拼尽全力,叫出最后一串声音:“嘎嘎嘎嘎!……”一头从横梁栽下来,翻个滚,死了。它死得这么突然,这么痛快,这么悲壮!……

尚爷和关十三为百灵做了一只很精致的木匣,然后将它安葬在竹园中心。这是一座小小的禽冢,周围是湘竹、青草和鲜花。百灵没有了。可是百灵那最后的叫声,却一直在竹园里游荡。

一个多月以后,关十三突然也去世了。他病得很急,死得也很快。临死前,他握住尚爷的手,老泪止不住地流淌:“我……还不如……那只……百灵……”

尚爷居然一滴泪也没有掉。他理解他,却没法安慰他,只是神色庄重地摇了摇头:“十三,别难过。我不会叫你孤独的。”

安葬那天,来了许多祭奠的人。根据关十三的遗嘱,没有通知他所待过的那个剧团和唯一的女儿,倒是当地的艺人来了不少。他们都尊敬这位艺术前辈。有的还自动带来了笙、箫、唢呐之类吹打乐器。

尚爷把一切葬事所必须的事情安排就绪,让儿孙们在外面照应着,一个人进了屋。过了片刻工夫,有人突然发现,尚爷在屋里自杀了!他脖子上割开一个豁口,血还在汩汩地流。身子旁边,卧着一把钢刀。那还是当年关十三送他的。他在桌子上留下一个纸条:“我陪十三去了。”

一切都这么意外,一切都毫不意外。闺门旦和儿孙们痛哭一场,闻讯而来的人们唏嘘着,帮着把尚爷和关十三埋葬了。他们的坟都在竹园里,相距只有三步,中间是那座小小的禽冢。

一园翠竹,约八亩许……

《现代作家》1985年3期

《小说选刊》1985年5期转载

《名作欣赏》1985年5期转载(未完待续)

相邻推荐:精灵之开局技能书破云2吞海无限未来人生木叶之命运双子我的妹妹是狠人乾坤陨帝我老婆是花木兰我的绝美老婆木叶之王者荣耀一开局就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