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次元 畅游六零年代 章节

325、番外(二)

推荐阅读: 至尊仙道 鉴宝神医 泛次元聊天群 诸天祖师模拟器 史上最强大师兄 御天武帝 仙王归来 绝顶保镖 武道战神 寒门狂婿

1975年9月初, 安徽, 铜陵

新庄村小学

“累了吧。”冯向西笑着提起暖水壶,给顾兰倒了杯水。

接着,站在她的身后, 让她的头靠到自己的腹部, 给她按摩太阳穴。

“没事,没事, 就是被吵的头痛。”顾兰闭上眼,喝了几口开水, 才道。

两个月前,他们离开了环山村,回了远南京不到二百公里的安徽省下面的一个新庄村。

说是小学, 就是刚建的五间土坯房,之前没有小学, 这两年收成好了, 能吃七八分饱饭,就想着将孩子们送去上学, 可是附近没有小学, 只有县城有公社小学,让七、八、九岁的孩子们每天走上两个多小时去上学, 不说孩子们能不能坚持,就是大人们也不放心啊。

于是,就有了这间小学,附近几个村子的孩子都可以过来上。免费的, 顾兰他们只有工分,没有工资。

“没有上过学,孩子们好奇。过几天就好了。”冯向西笑了笑。终于可以过两人世界,之前在环山村他发现了章越特别爱看顾兰,为此暗暗吃了醋,现在不必担心了,可以光明正大的生气,他们已经结婚了。

顾兰也答应他,说给他生个孩子。

“坐下,坐下,你看看课程表。”顾兰拉了他一把。

“我负责语文课与劳动课,你负责数学课与政治学习课。行。还有下午的大合唱,你来吧。”冯向西不大好意思,他了解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天分。

“谁有空谁来,又不是去比赛,只不过下午犯困,可以提提精神。”顾兰瞟他一眼,似笑非笑。

这人,炕上炕下,两个样。

“行行行,这个月还回家吗?”冯向西生硬的转了话题。

“不回。”顾兰摇头。本来就是比较看中儿子的娘家,有了大嫂二嫂侄子侄女们,更没有自己的地儿。

三个儿子之中,父母最疼听话的四弟,将唯一的房间给弟弟留着娶妻,将大嫂与二嫂分出去,厂里没有分房,只得在屋前的院子搭了两间土胚房,吃饭还在一起吃。

每个月上交一半工资给家里开销,另一半给小家庭留下,弟弟没有结婚也一样的待遇。之前提的,每个月寄钱给她,没有坚持几个月,因此娶了嫂嫂就停了下来。

东西还是每年寄的,相比有些父母亲,顾家的二老也不算太差。

“回咱们的家啊?”冯向西见她发愣,就知道又想起她娘家来,他也去过顾家,住房条件比较差。

“那是你爸妈的家,不是你的。”顾兰白他一眼,去婆婆家怪不自在的,婆婆总是用挑剔的目光偷看她,冯家挺大的,房间空着也多,小姑子已经出嫁,冯大哥在农业局,已经分到房,而冯二哥在部队呢。

“好吧,那就留在村里吧。”冯向西笑着哄道。

他们一个月总共就休息两天,这里回南京不远,但也不近,半天总是要的,回家也就是休息两个半天,住一晚。

不过妈妈总是催他回家。

这份工作说起来还是爸爸与这里的大队长交换过来的,爸爸给了一个厂里的学徒工名额,换了他们过来挣工分。

要不然,这里也不是没有知青的,哪会是他们呢?

因为这一点,知青们不大搭理他们。

他们夫妇就住在教室后面的两间土坯房,也是新的,里头还砌了炕,只有两米乘两米,没有北方的大,不过目前他们睡地上。

“阿西,学生差别挺大的,不能大小一起教吧。”顾兰提出新问题,学生从七岁到十五岁都有。不能放一个年级吧。

“这个啊,我们不了解他们,一开始还是别分班了,一个月后让他们月考,总会有人学得又快又好的,就可以让这一部分人去别一个班级,就分快班与慢班吧。慢慢的就会有一年级二年级了。”冯向西想过这个问题,这几年他跟着严教授也不是白跟的。

“行,听你的,冯校长。”顾兰打趣他。

他还真的被大队长带头称为校长。

“我们做饭去。好在我们之前有些积蓄,要不然换个村子,又得挨饿。到年底才能分口粮。”冯向西无奈的道。

开学没有多久,就到了农忙时节,顾兰他们带着学生们一起下地劳动。

就这样子,顾兰与冯向西闲时讲课,农时下地,在新庄村一直呆到恢复高考那个月。

这期间,他们还添了两个儿子,是长得一模一样的双胞胎,他们今年三岁,有一半的时间在南京冯家呆着,婆婆总是在家里开口闭口嫌弃乡下脏乱差,好在两个儿子没有学婆婆的,除了太冷与太热,以及太忙之外,就爱呆在他们身边,住那小小的两间土坯房。

高考对于冯向西和顾兰而言,是没有难度的,顾兰问过他:“你没有想过直接去考研究生?”大学的知识他把握的差不多。

“傻姑娘,换个没有学过的专业就成。教授只教了他自己的专业。”冯向西抱着道。哪能让她离开自己身边呢?他叫就知道她要学数学呢。

在安徽铜陵高考结束后,顾兰便跟着冯向西跟了南京冯家,孩子们早就回南京了,两个多月没有见面了,怪想念的。

暂别了!

下次过来就是拿大学通知书的时间了!

以冯父与大队长的交情,自然不怕弄丢了通知书,毕竟大队长的小儿子刚刚转为正式工呢。

不论考上考不上,都不会回去新庄村小学教书,那里来了新的老师。

“靠着我睡一下吧。这段时间备考累了吧?”冯向西小声道。这趟车不挤,占了两个相连的位置。

“嗯。”得几个小时呢,顾兰合上眼,开始入定,这个年代小偷不多的,她很放心的睡觉了。

到南京冯家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空无一人,他们是自己开锁进门的。

吃过一点不知是宵夜还是晚饭,顾兰安静的坐在一楼长沙发上,放上放着一只小火炉,腿上铺着一件昵子大衣,背靠在冯向西的怀里。

打听一下,才知道婆婆去了小姑家里,照顾她做月子,还将两个孙子也带过去了。哦,小姑子错过了高考。不过,她也不想高考,她在纺织厂的工会上班很悠闲。

冯向西一边就着灯光看着书,一边拿起旁边的板栗剥给她吃。

顾兰也取了一本外国小说,看的津津有味,突然感觉不对劲,不知道什么时候冯向西恶劣的将那修长粗糙的手指伸进来,她不小心就添到了,这让冯向西笑起来。

顾兰就着灯光与火光打量起自己的丈夫,没有了小白杨的感觉,气质沉稳又内敛,身上也有了肌肉,不再是排骨一片。

“走,上楼睡觉去。”冯向西合上书手上的书,又收走了顾兰腿上的书,给她穿好棉拖鞋,才拉起她。

“火炉带上。”顾兰提醒一声。

“好,你先上楼。”冯向西推她,自己落后几步。

上楼进自己的房间,顾兰坐在床头,冯向西一来就将她轻轻推倒。

“我来解。”冯向西单手解衣扣,另一只手跟着起舞,点燃彼此心底的火苗。

一时之间,顾兰感到不由自主。

但她却没忘记这里是婆婆的天下,好不容易找回自己的声音,断断续续的开口:“门锁上了?”声音失真的厉害。

“……”冯向西充耳不闻,埋头苦干中。

无法,顾兰只得分出心神,放出精神力,两米就够了,这个房间不大,从门到床位可没有空出两米的距离呢。

已经合上了门,可没有锁门,今晚孩子们是不会回冯家了,明天,明天早上得早起了,不能被孩子们堵在床上,还有,还有:“老公,今晚要穿衣服睡觉。

“……”冯向西,依旧埋头苦干中。

顾兰抬头看到的是冯向西眼里浓浓的……浓浓的‘爱’意,不自觉的喊了一声:“阿西。”

“嗯。”冯向西对自己的名字比较敏|感,这一回短短的回应了一声,开始小心翼翼的进去。

温柔又不失持久,一次又一次。

他将顾兰带入了爱的天堂。

次日,顾兰没能早醒,醒来的时间已经过了早上九点钟,下楼看到公公坐在沙发上看报纸,有点不好意思,打了声招呼:“爸爸,您还在家啊?”

“嗯,等你们。”冯父抖了抖报纸,抬头望去。

这个小儿媳妇,漂亮是真漂亮,像娇生惯养的资本家小姐,不像在乡下呆过七年的,也不像生过孩子的,也不怪从小到大事事挑剔的小儿子会事事为她先,理解该理解,可有些事情还是得说明白的。

冯家有冯家的坚持,不能让媳妇当花瓶摆着,得有能力,不说为建设国祖国做出贡献,但至少得能两个孙子长榜样作用。

“爸,您不饿吗?先吃早餐。”这时候,冯向西从灶间出来,打断了这般严肃的气氛。

“嗯。”冯父复低头看报纸,老伴带着孙儿们去了闺女家,这几天他都在吃大锅饭,做饭这一方面,他是比不上小儿子,这小儿子不光长得像老伴,做饭也与老伴一样香。

不会是在乡下都是儿子做这活吧,儿子在乡下忙完地里的活,还得回家忙家里的活。

想到这,对依在门框与灶间儿子眉来眼去的小儿媳妇更不满意,可娶都娶了,孙子也有两个,总不能离婚吧。

冯家没有这个规矩,开口道:“小顾啊,这次高考有把握吗?不成,就进工厂来吧。也可以再复读两年,孩子们有你妈看着。也可以边复读边上班的。”他可没有糊涂,对小儿子说的阿兰成绩很好的这类话嗤之以鼻。

“爸,阿兰成绩很好的啦。”冯向西听到了,忙接了声。将红薯加小米稀摆上了方桌,顾兰笑着将水煮鸡蛋与两碟小菜摆出来,真没有想到这个公公还是个大男人主义,那思想是美女无才,才女无貌论。

“爸,都听您的,先吃饭吧。”顾兰满脸笑容,亲切的喊着。

在冯家没有呆多久,就要准备过年,婆婆带着她买这买那,冯向西只得一个人在家里陪着两个儿子读书玩耍。

年头,安徽那边新庄村大队长发来了电报,说:两份清华通知书到。

这个时候,冯向西就嘚瑟的看向冯父,那眼神意思太明显了些。

冯父没好气的打发他当天就去取通知书回家,放别人那里,总是不大放心。

冯向西十分光棍的留下两个儿子,带着老婆就出发了。

当夜也没有回南京,而是去了杭州,游玩了几天才到家。

到家时,已经是大年三十,冯家大哥大嫂,两个侄女都到了。

呵,婆婆不是最疼小姑子的吗?

为什么到了孙辈,就重视起孙子了。

顾兰心想:不成,不能让儿子们留下,得带去北京,清华大学一定有附小的。

可惜那个储物空间里那滔天的财富化为乌有,不然就可以去北京买四合院,看来,得去北京的古玩市场看一看,用精神力与灵力找个漏,没有自己的房子,可不是她的风格,到哪里都得过得自在,不然就违了本心。

“前两天,有个叫章越的过来找过你。说是一起下过乡的,他也收到了大学通知书,是南京大学的。”婆婆对冯向西说。

“嗯。我知道他住哪里?开学前会去找他的。”冯向西点头。找个老婆没空的时间去,找他,还不一定呢,也许是他想见见阿兰呢,这样一想,他回头看向正与儿子们说话的温柔妻子,看来得留在北京发展了。

他总觉得章越那种男人对老婆是有吸引力的。

冯家人热热闹闹的过完年。

正月初二,顾兰带着一点礼,回了趟娘家,只带着老公,没有带上儿子们。

不是顾兰不带,而是婆婆说:“那边小,孩子们玩不开,还是别去了,早去早回。”

顾兰想了想,过不了多久就带着儿子们离开南京,就让着婆婆一点吧,她对娘家也没有多少感情,对,娘家给她寄东西,可是她也有回礼的,要不然,嫂嫂们早就吵闹起来了。

1978年春,北京

过了元宵节,就是阳历的二月底,顾兰与冯向西带着两个儿子,不管婆婆的冷漠脸,包袱款款的上京城去了。

南京到北京的火车上,冯向西与顾兰分班制,一人守白天,一人守夜里,等到北京站后,冯向西已经熬夜熬出了淡淡的黑眼圈。

到清华大学转好了户口与粮油关系。

两人开始在附近找房子,没有中介,只得挨家挨户的去敲门,去打听,好在这时候的人比较朴实,听说他们是清大的新生,带着两个儿子过来念书,想租个空房间落落脚,也没有多要钱,就同意了。

“这样子,不成啊。在校生必须在学校住宿,托儿所可没有过夜的。”冯向西那个愁啊。这一回,就不该听阿兰的哟。

“唉,你那严教授在文|革前不是北大的外语教授吗?他们不可能没有回京吧。”顾兰瞪他一眼,严教授夫妇当时被送到环山村就是避难去的,之前在干校里太过劳累,大病了一场,有人就想了法子,将他们弄了出来,下放到偏远的山村。

冯向西一拍脑袋,想起来了,可是这与儿子们有什么关系吗?他低头看看两儿子。

“我先住过来。你向学校申请,如果学校不能特批一下,那我大不了先休学。”顾兰不在意的道。她还得去古玩街转转,想个法子在附近买一套。

“那我先在家里自学吧。”冯向西自觉学习能力比老婆强,立马道。

“行啊。”顾兰笑道。

作者有话要说:  啊,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章,早就想开新坑了。。。。这里还有一章,还没有遇到原主呢。我有个毛病,喜欢把有印象的配角或是龙套的命运改掉,这样一来,我就把那个故事放下了。

相邻推荐:八荒武尊王的朝鲜美人五代十国一儒生清亡明灭五十年七十年代大佬生涯不小心生在六零年宇宙第一醋神人生若只如初见灭世龙王灭世的正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