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胡善围 章节

78、那个不去红尘闹

推荐阅读: 寒门狂婿 绝顶保镖 仙王归来 史上最强大师兄 鉴宝神医 诸天祖师模拟器 御天武帝 武道战神 泛次元聊天群 至尊仙道

且说沐英率东路军得胜归来, 大明东北地界暂得安宁, 洪武帝立刻下旨, 命四皇子燕王朱棣去北平就藩, 去守护大明东北边界。

经过一番准备, 燕王一家九月启程北上,燕王妃徐氏是魏国公的嫡长女, 如今西平侯府和魏国公府结为亲家, 燕王一家离京时, 沐春作为西平侯府代表,要完成家族交际任务,去桃叶渡给燕王送行。

徐增寿这个小舅子哭得稀里哗啦, 看得沐春这个大舅子偷偷翻白眼, 沐春和家里任何一个兄弟姐妹都是陌生人, 没有感情。他很难理解为什么燕王妃经常用鞭子教训徐增寿,还差点剁手指,徐增寿还对大姐姐依依不舍。

要是换做我, 从此无人管束, 早就高兴得去烧高香好嘛。

后来,徐增寿干脆跳上船, 说来都来了,干脆送一程。

洪武帝命纪纲带着二千锦衣卫护送燕王府就藩。

胡善围也来了, 带着马皇后赐的礼物。送行仪式很是热闹,皇室宗亲除了有孕不方便出行的怀庆公主,都来送行, 待驸马王宁到了现场,沐春悄声对胡善围说道:“我们回宫吧。”

胡善围回宫复命,简单的说了燕王府送行仪式的盛况,马皇后正在看书,听闻怀庆公主没去,便命茹司药去公主府探望一下。

马皇后放下手中的书,问胡善围:“本宫要为小公主寻可靠的养母,以你所见,东西六宫谁最合适?”

来了。胡善围拿出一本小册子,“这是这些日子给微臣送礼的名单和礼物,宫中嫔妃众多,微臣不知道选谁合适,不过,微臣的名单可以告诉娘娘不要选谁。”

“拿来给本宫看看。”马皇后轻轻一笑,翻看着小册子,“这一个个出手都挺大方的。平时背地里埋怨织布太累、北伐那阵子缝制军服军鞋到三更熄灯,殊不知民间的女子,那个不是做活到三更才歇?她们只是辛苦一阵,民间妇人是辛苦一生。北伐胜利后,本宫和皇上都厚赐了东西六宫,她们还嫌不够,总是想要生事,看着孙贵妃病重,小公主无人照料,就各种动歪脑筋。”

马皇后双眼露出疲态,翻阅着名册,“这才过了一年清净日子,就要到头了吗?”

胡善围不敢应答。当臣子的,沉默是金,多说一句,就多一次掉脑袋的机会。她不想要这种机会。

孙贵妃病重后,马皇后寂寥,偏要她说,问,“你觉得呢?”

胡善围只得答道:“晨鸡初叫,昏鸦争噪,那个不去红尘闹?东西六宫都不争不抢,那才是真奇怪。只是盗亦有道,争抢也要有底线,若是目光短浅、手段肮脏,这种人是不适合抚养小公主的。”

“山迢迢,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马皇后接了下半句,叹道:“你说得对,这皇宫就是长安道啊,正是争名逐利的地方,谁能安分。”

又问,“你收了她们东西,却不为她们办事,你不怕得罪她们?”

“六局一司是为了协助皇后打理后宫事宜而设,和嫔妃无关。”胡善围说道:“何况送微臣礼物和在背后鄙视微臣、取笑微臣眼皮子浅,什么礼物都敢收的人,几乎都是同一批人。”

这是范宫正偷偷告诉她的。这位以前的上司很是关心她的前途。

胡善围一句贬低的话都没有,就在马皇后面前告了一状。

马皇后喜欢用年轻人、甚至重用曹尚宫这种宫内风评不佳的人,就是因为年轻人棱角犹在,说话直接,无需费精力去猜测手下想什么,还能够顺利的把事情办好,直接给她一个结果。

就像寺庙里,慈眉善目的菩萨坐在中间,旁边是怒目金刚,都去当菩萨,这戏就没法唱了。

为小公主寻一个靠谱的养母是当务之急,胡善围用了排除法,还顺便帮马皇后摸了一把后宫的底细,这份名单有位份低的才人,美人,也有一宫主位的妃子。

马皇后的目光停留在一个位份不低的妃子名字上,喃喃道:“连她也坐不住了,看来是等着孙贵妃挪出位置……”

良久,马皇后合上名册,“宣李淑妃。”

李淑妃,父亲李杰曾经是禁军之一的广武卫指挥使,死于第二次北伐。因父亲死的惨烈,洪武帝深叹之,厚待其女,故,李氏无儿无女,却不到双十年华就封了妃位,是所有妃位中最年轻的一个。

李淑妃性格恬淡——至少现在是这样的,从来不争宠,名字自然也不在胡善围的名单上,洪武帝对她印象不错,所以马皇后打算拉她一把,好好培养,将来说不定又是个“孙贵妃”似的人物。

宫里那么多生儿子的嫔妃,马皇后一个从不敢重用,因为有了儿子,心就大了,毕竟太子也是庶出的皇子……

天上掉下一个馅饼,砸在李淑妃头上。把李淑妃给砸懵了,受宠若惊,“娘娘,臣妾惶恐,臣妾从没有生养过孩子,不知如何养小公主,臣妾唯恐担当不了这个责任。”

李淑妃没什么雄心壮志,后宫大部分都是安逸舒服的,就这样混吃等死也不错。只是偶尔做点女红,皇上说纺织,她就去纺布。皇后说拥军,她就做军衣。一本《赵宋贤妃训/诫录》背得滚瓜烂熟。

不去在皇上面前争宠献媚,因为长相一般,琴棋书画,歌舞琵琶才艺也一般,争也争不过后宫各种姹紫嫣红。

也不去皇后面前表忠心——再忠还能忠过人家孙贵妃?

李淑妃此人,遇事先想着如何放弃,面对小公主这块大馅饼也是如此。

唉,为什么总是听话的人不好用,好用的人不听话?

马皇后有些恨铁不成钢,说道:“不会,可以学。谁都不是天生就会当娘。后宫的妃位,只有你没有孩子,可以用十分的精力教养小公主。何况小公主已经一岁多了,比以前好养活。你养着她,皇上惦记着,会经常去你宫里看她……你懂本宫的意思吧。”

比起那些野心勃勃的嫔妃,两害取其轻,马皇后还是希望李淑妃能立起来。

再不懂,就真傻了。李贤妃刚刚满月的小皇子,可不就是这样来的吗?

李淑妃脸颊绯红,“是,妹妹定尽力而为。”

李淑妃抱着小公主回到永和宫,永和宫位处东六宫,隔着两堵高墙一条街,就是六局一司,江全去探望小公主很是方便。

小公主意外“花落”永和宫,在宫中引起轰动,胡善围要海棠把收到的礼物都悄悄退了,物归原主。

曹尚宫教训胡善围,“你这一收一退的,拿了东西不办事,把这些人都得罪了。”

胡善围不以为意,“做事就不要怕得罪人——曹尚宫您得罪的人少吗?还不照样当尚宫。”

曹尚宫一噎,似笑非笑,似怒非怒,“如今你翅膀硬了,敢怼我了。”

胡善围摇头,“那有,我是在向曹尚宫您学习做事呢。”

曹尚宫抬了抬眉毛,“你这是在恭维我?”

胡善围:“实事求是而已。”

“不要以为你说几句好话,我就心软。”曹尚宫拍了拍她的肩膀,“你的承诺,我不会忘记。”

南京北城,英灵坊,成贤街,胡家书坊。

胡荣在账房里打开一个橱子,抱出橱里的上锁的小匣子。

打开匣子,是一摞家书,都是胡善围每逢节日、母亲的生辰忌日,还有胡荣的生日托人捎来的信。

胡荣打开最近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的信件, “一切安好,勿念,父亲保重身体,女儿善围。”

这封信的内容和八月十五中秋节一模一样,像公文一样齐整,透着一股例行公事的态度,胡荣一叹,每一封都拿出来反复看了几遍。

正想着心事,突然外面一阵喧哗,胡荣赶紧把家书放进匣子里,层层锁好,然后跑出去看发生了什么事。

北城兵马司的人在街头贴告示,还大喊:“廊下的红灯笼都撤了,茶馆不准唱戏,不得有丝竹之声,民间半月之内禁嫁娶……”

胡荣挤进人群,去看浆糊未干的告示,原来是宫里的孙贵妃薨逝。

自从小公主换成李淑妃教养,六局一司就知道孙贵妃命不久矣,曹尚宫早就命各局提前备下丧事用的物件,故孙贵妃一去,除了帝后的寝宫,其他宫殿一片素白。

本来贵妃的丧事早有规制,按照规矩办就是了,可是洪武帝不仅在朝上大发雷霆,还挥着棍子,将太子朱标打了一顿。

为何?

因为当时的丧制,按照制度,庶母去世,诸子要服“缌痳”之丧,以示哀悼。

丧制分五等,由重到轻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缌麻是最轻的,穿着细麻布服装,只服三个月就可以除服。

但是,这种制度只在“士”以下的阶层执行,在正经当官人家里没有这个丧制,“若庶母,则无服”。只要是妾,无论是否生育,子女都不必为庶母服丧。

皇家是大明第一豪门,皇子公主当然也不必为孙贵妃服丧。

孙贵妃不同于以往去世的嫔妃,帝后对她都有深厚的感情。如今孙贵妃后事如此凄凉,别说悲痛欲绝的马皇后了,就连洪武帝也觉得过意不去。

尤其是怀庆公主挺着小腹微凸的肚子在灵前哭泣,洪武帝觉得丧事太过简薄,有损皇室颜面。

丧礼是大礼仪,关系重大,皇上也不能轻易改变。

于是洪武帝要礼部尚书牛谅召集儒臣开会,商议如何把孙贵妃的丧事办得隆重一些。

搞礼仪的最怕这种临时变制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礼部装模作样谈论一番,结果是“为庶母无服”。

洪武帝看完洋洋洒洒的千言书,说了和没说一样,顿时大怒,大骂礼部官员是一群废物,一群“迂腐俗士”,食古不化,只晓得“是古非今”,不知变通:

“丧制本就是方便人们寄托哀思的,不合人情,就要改嘛,你们动不动就以汉唐忌议丧事为由,保持原状。可是你们不要忘了,礼乐制度出自天子,是天子制定制度,几千年的制度要是不合情理,枉顾人伦,那就要改!否则,一切照搬旧制,朕要你们礼部有何用!”

骂完了礼部官员,洪武帝命太子朱标为孙贵妃主持丧事。

太子不肯,“父皇,庶母无服,儿臣不能主持丧事。”

帝后和孙贵妃有深厚的感情,但是太子没有啊,何况太子连自己生母是谁都不知道,他怎么可能为一个不相干的庶母主丧?

洪武帝挥着棍棒打太子,“你这个不孝子,你听礼部的,还是听朕的?”

太子打死都不肯,“父皇,丧制乃国家基本礼制,不得擅自改动。”

礼部的人见太子被殴打,连忙退了一步,“皇上,李驸马和王驸马都可以出面主持丧事,太子万万不能啊!”

李祺和王宁是孙贵妃的女婿,这是礼部能做出最大的让步。

“狗屁!”洪武帝愤怒之下说了脏话,“你们都不准走,什么时候商议出来一个朕满意的结果,你们就什么时候出来。”

言罢,洪武帝把太子连同礼部的人都关起来,连食物和水都不让人送。

太子和礼部骨头硬,一天一夜食水不进,也不肯让步。

场面呈僵持状态,谁劝都不管用,最后还得马皇后出面去劝洪武帝,身为一国之母,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太子饿死。

马皇后日夜哀泣,身体消瘦,胡善围在一旁搀扶。

洪武帝一见马皇后,就知道她的来意,说道:“梓童莫要劝朕,朕是天子,难道都不能为孙贵妃办个体面的丧事?梓童看起来很是憔悴,速速回宫歇息。”

马皇后还没开口,就吃了闭门羹,有些尴尬。胡善围忙扶着马皇后坐下,“娘娘稍坐,微臣这就去化一枚药丸。”

药丸?马皇后不解,胡善围眨了眨眼睛,“茹司药说过了,娘娘要按时服用人参养荣丸,保重身体。”

马皇后聪明绝顶,立刻明白胡善围的意思,其实就是给她找台阶,留在洪武帝这里找机会劝谏罢了。

果然,洪武帝很是关心马皇后,对胡善围说道:“你还不快去。”

胡善围在外头慢吞吞的用开水融化养生的丸子,给马皇后争取时间。

可是里头洪武帝的骂声越来越大,“……别和朕提太子了,他这些年都被一群读书人围着,越来越迂腐无能!身为储君,凡事都应当有主见!读书人是臣子,是治国的工具。他倒好,把臣子的话当成圣旨了!被一群读书人牵着鼻子走,开口圣贤,闭口‘自古以来’,背了一通孝制,他自己的意见呢?二十六岁的人了,居然不能独立思考,朕要废了他!”

胡善围大惊。

里头马皇后道:“皇上,万万不可,太子乃国本,国本动摇,天下大乱。太子有错,还可以教育,皇上亲自教导,让太子少被那些迂腐之人干扰,请皇上给太子一次机会。”

“梓童跪下替他求情,他却不想着怎么解决问题、不想着朕和皇后如此伤心,他要如何安慰,就知道和那群人绝食!朕要这种无能太子有何用!” 洪武帝气急,扔了一只茶杯。

啪的一声,瓷杯的碎屑飞出,马皇后恰好跪在地上,脸颊被碎片划伤了,发出一声惊呼。

听到马皇后的惨呼,胡善围赶紧放下药盏,跑进去查看情况,洪武帝已经扶着马皇后起来,“梓童!你没事吧!”

胡善围看着马皇后苍白脸颊的一丝血痕,洪武帝不想让人看见他误伤马皇后,恼羞成怒,怒目而视,“来人,挖去她的眼睛!逐出宫门!”

一群人蜂拥而来,将胡善围拖走,马皇后正要开口相劝,却听见胡善围的笑声,心道,莫非她害怕得疯了?

胡善围哈哈大笑:“皇上贵为天子,居然也看不穿孝制真正的弊端在那里,今日贵妃尴尬的葬礼只是表相,其实根源问题并不在于‘庶母无服’。”

听说要受挖眼之刑,胡善围心都凉透了,横竖都是死,她决定赌一把。洪武帝恼怒太子,是因为太子没有找到解决之法,还和一群人做出绝食这种徒劳无功之事。

而她有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有些难度,但是,也有可能救她的命。

作者有话要说:  就是要挑战不可能~

今晚发100个红包,恭喜读者“zz"喜提100点大红包。

[1楼] 网友:zz 打分:0 发表时间:2019-01-07 20:25:50

错了是张艺谋

相邻推荐: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暗界战皇主神空间的道修最后一个捉鬼师回档1995穆斯林的葬礼重生之南朝争霸美漫生存指南宠妻攻略,有点甜天皇巨星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