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胡善围 章节

54、说戏

推荐阅读: 寒门狂婿 绝顶保镖 仙王归来 史上最强大师兄 鉴宝神医 诸天祖师模拟器 御天武帝 武道战神 泛次元聊天群 至尊仙道

皇宫是个神奇的地方。

在这里, 无论发生多么震撼、凄惨、荒诞的事情, 在宫人们的脑子里都停留不了几天。

并不是这里风水不好, 集体得了失忆症。皇宫, 尤其是大明皇宫, 将天下最优秀、最有上进心的女人网络其中,这里的女官个个聪明绝顶, 各有各的生存智慧。

这里的人们会淡忘过去的震撼, 是因为身处权力和富贵的最顶端, 发生什么都不足为奇。

死了多少人,死的有多惨,由于死亡来的太过频繁了, 人们只是暗地唏嘘一番, 然后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 等待下一桩风波的来临。

比如胡善围初进宫时,宰相胡惟庸谋反案刚刚平息,朝野内外大小官员死了千人, 受到株连的家庭成员更是数不胜数, 例如盩厔县十八寨的寨主陈瑄就从官宦家族纨绔子,变成了逼上梁山的“林冲”。

但很快, 胡美乱宫案的风波就“抢走了”胡惟庸谋反案的风头,人们感叹延禧宫一夜成了冷宫, 不可一世的胡贵妃成了胡庶人。

没过多久,又来个秦王邓侧妃虐待正室王妃,居然还胆敢虐杀刘司言和锦衣卫的惊天大命案。

此事一出, 还有几人记得当年胡贵妃的嚣张跋扈?胡家一夜之间灭三族,连女婿全家都灭门的惨烈?

大明宫廷里的人,就像海边屹立的一块块礁石,迎接了一波又一波的海浪冲击,见惯了大风大浪,有的被卷进大海里拍碎了,例如刘司言。

不过,大部分依然留在岸上,无论怎么惊涛拍岸,到了明天,太阳照常从海平线上升起,风平浪静,海鸥飞舞,依然是一副繁华景象,酝酿下一次潮涌。

胡善围完成了任务,马皇后赏赐一些好物,没有升官,她照样在宫正司当七品典正。

典正的活计,就是在宫里出现纷争时当裁判、在宫人犯错时,按照宫规给予相应惩罚,并附上文书留档。此外,还有审核从宫外传来的戏曲,唱本等等是否有不雅或者靡靡之音,免得污了宫中贵人的耳朵。

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做起来繁琐复杂。

到了岁末,冬至,春节,上元节三大节扎堆,按照规矩,宫中要连日唱大戏,教坊司选了各地优异的曲目排演,在献唱之前,要先过宫正司的审核。

胡善围面前摆着厚厚一摞剧本,戏台上正在演出前朝剧作家杨景贤写的《西游记》,唐僧带着孙悟空等三个徒弟去西方取经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场面热闹好看,是经久不衰的戏曲,很适合节庆时演出。

各种《西游记》本子有上百个版本,其中杨景贤的本子辞藻最为优美,各种历险故事最完整。

台上,正在演师徒四人去了《女儿国》,孙悟空被美□□惑,一时凡心大动,由此引发头上金箍发咒,金箍一圈圈的收紧,孙悟空疼得直翻跟斗,唱道:

“小行被一个婆娘按倒,凡心却待起。不想头上金箍儿紧将起来,浑身上下骨节疼痛,疼出几般儿蔬菜名来——”

接下来的唱词用几种蔬菜来表现身体的疼痛,写的通俗易懂,语言巧妙,颇具想象力:

“头疼得发蓬如韭菜,面色青似蓼牙,汗珠一似酱透的茄子,鸡/巴一似腌软的黄瓜……”

胡善围毫不迟疑,提起朱笔,在黄瓜那行字画了个圈,批注道:“删掉。”

那孙悟空又唱了一支《寄生草》:“猪八戒吁吁喘,沙和尚悄悄声。上面的紧紧往前挣,下面的款款将腰肢应……”

悟空一边唱着,还一边做着挺胯的动作。

这一幕似曾相识——沐春在鹰扬卫擂台比赛后,也忘乎所以,做这些孟浪轻浮的动作,把去看望他的胡善围给吓跑了。

《西游记》的故事从民间而来,口口传颂,添油加醋,戏班子为了博眼球,加了更多的荤段子,杨景贤的这个《西游记》戏本子还是最干净文雅的。

胡善围再次提起朱笔,圈下这一段,写到“删除。”

笔下如此写,脑海却出现了沐春当日正在鹰扬卫擂台那一幕,胡善围不禁莞尔一笑:沐春这个叛逆突破常规的性格,还真的很像孙悟空。

这部《西游记》一共六折,《女儿国》审完,就是火焰山大战铁扇公主一折,并无不妥之处,之后就是唐僧取得真经回东土大唐大结局。

扮作佛祖的伶人唱道:“唐僧听我明言,数年得到西天。今日功成行满。方才正果朝元,大藏金经已得圆。唐僧敕赐与僧传,至今东土皆更寺。愿祝吾皇万万年。”

“停!”没等伶人唱完结尾,胡善围就大声喊停。

教坊司戴着绿头巾的伶官赶紧跑过去问:“有何纰漏?还请胡典正指正。”

胡善围拿笔将“方才正果朝元”的“元”字涂黑遮掩了,说道:

“ ‘原来’二字,以前都写作‘元来’,皇上不喜,好容易将元人赶出中原,‘元来’就是元朝再来的意思,所以将‘元来’改成了‘原来’,从朝廷公文一直推行到民间。科举考试,若有笔误将‘元原’两字弄混的,文章写得再好,也会名落孙山。你们倒好,直接唱出‘朝元’ ,朝什么不好,非要朝元?皇上最忌讳这个。倘若听见,你们都要掉脑袋的。将戏本子改一改再唱。”

伶官忙道:“多谢胡典正指点。我们就改成‘朝明’好了。”

不朝元,朝明总不会错吧!

“朝明不押韵啊,你们再琢磨琢磨。”胡善围说道: “不用谢我,你们别嫌我在一旁指手画脚就行,改了这个,删了那个,毁了一出好戏。在民间可以这样唱,但是在宫廷,别出事,大家保命要紧。”

比如胡善围删除女儿国的“黄瓜”那段,在民间唱到此处,正是高/潮,戏台下的观众彼此会心一笑,大声喝彩,纷纷出钱打赏,往台上扔铜钱,哗啦啦的如暴雨般响动。但在宫廷,掉的不就是铜钱,而是脑袋了。

伶官忙道:“怎么会嫌弃胡典正呢。您救了我们好多回了。”

胡善围想了想,指着扮演孙悟空的伶人说道:“少些那些……动作。”

胡善围使了个“你懂得”的眼神,“庄重一些,莫要太孟浪了。”

伶官面露难色,“孙悟空本就不是人,他是个猴子啊,猴子不孟浪,那还叫猴子吗?观音菩萨还叫他泼猴呢。”

胡善围说道:“在民间你们爱怎么演就怎么演,宫廷戏剧这样是不行的,有失体统。你们不改,我就不能放行,将来在御前唱戏的,就换成其他班子了。”

伶官无奈,重重点头,“好,我听胡典正的。他们如果能够到御前唱戏,将来身价毕定大涨。”

修改完《西游记》,下一个本子是《琵琶记》。

胡善围先粗略的翻了一遍本子,很是吃惊:“是南戏啊?”

在洪武朝,朝野内外几乎皆是北曲的天下,元朝那些著名的戏剧家,关汉卿,马致远等都是写北曲的,《窦娥冤》,《西厢记》,包括刚才上演的《西游记》都是北曲。南曲被视为登不上台面的小众曲目。

再说了,洪武帝是凤阳人,听惯了北调,这种南调能听懂吗?

伶官点头,说道:“是的,但本子实在写的太好了,雅俗共赏,没有一点粗俗,情感细腻,听者落泪,想请胡典正帮忙举荐给皇上。”

胡善围柳眉一蹙,“我的时间很有限,冬至就要上演新戏,你突然塞过来一个宫廷上下都不习惯听的南曲,我不会同意的。何况《琵琶记》的结尾,一道雷劈死了不认原配、贪慕富贵的蔡伯喈,是个悲剧,不适合在冬至、新年还有上元节等喜庆的日子演出。”

《琵琶记》的故事,人物原型是东汉著名文学家蔡邕,字伯喈,所以叫蔡伯喈。他有个比他更出名的女儿——叫做蔡文姬!

和《西游记》一样,民间关于《琵琶记》也有很多版本,最常见的故事版本就是蔡伯喈上京赶考不归,娶了宰相之女,从此不回故乡。故乡里,妻子赵五娘吃糠咽菜,把白米让给公婆吃,处境艰难,但公婆最后还是死了,赵五娘以罗裙包土,安葬公婆,背着琵琶进京卖艺寻夫。但是蔡伯喈不认原配,不认琵琶上父母的遗相,还用马蹄踩踏赵五娘,杀人灭口,结果一道天雷劈死了蔡伯喈。

民间老百姓就是喜欢这种干脆利落、酣畅淋漓的复仇戏剧,就像包青天铡美案一样,秦香莲带着两个孩子上京城寻夫,发现丈夫已经成了驸马,无论公主皇帝如何求情,铁面无私包青天还是砍了停妻再娶的陈世美的头颅。关于包青天的戏剧,最最出名的也是铡美案。

伶官点头哈腰,说道:“《琵琶记》的本子很多,南曲北曲都有,但高明写的这个本子真的好,唱词感人肺腑,故事结尾也和民间盛行的不一样,这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伶官如此热情的一再举荐,胡善围有了一点兴趣,她没有耐心从头看起,只是随手一翻,正好看到第二十一出戏,是一首《山坡羊》,赵五娘在丈夫久去不归,又遭遇饥荒,公婆快要饿死等连连打击后唱道:

“乱荒荒不丰稔的年岁,远迢迢不回来的夫婿,急煎煎不耐烦的二亲,软怯怯不济事的孤身己。”

刹那间,胡善围就被这首《山坡羊》击中了,每一个字都是一支箭,将她射得千疮百孔!

乱荒荒的年岁、远迢迢不回来的夫婿、急煎煎的双亲、软怯怯的自己,不就是胡家书坊里当抄书匠的胡善围吗?

胡善围情不自禁,接着往下看,近乎绝望的赵五娘唱的是:“滴溜溜难穷尽的珠泪,泪纷纷难宽解的愁绪,骨崖崖难扶持的病身,战兢兢难捱过的时和岁。”

不!

胡善围猛地将戏本子合上。双拳紧握,指甲几乎要把手心掐出血来!

疼痛让胡善围清醒过来,心脏狂跳,犹如噩梦初醒时,人们一次次的告诉自己,不不不,这不是真的,只是个噩梦。只要醒过来,噩梦就会消散。

她如今是宫正司七品典正胡善围,宫廷风头最盛的女官,即使对上贵妃,亲王也毫不示弱。

那个远迢迢不回来的夫婿,那个软怯怯只会抄书的胡善围,都是过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胡善围要战胜过去的自己。

我们也是如此,有时候过去才是最强大的对手。

今晚送100个红包。

恭喜读者“现在我要抓只断更的作者来煲汤”喜提《龙猫》电影票一张,请“现在我要抓只断更的作者来煲汤”小朋友将有读者号的后台截图,以及和你想要的电影场次私信给暮兰舟。

[-收起] №16 网友:现在我要抓只断更的作者来煲汤 评论:《胡善围》 打分:2 发表时间:2018-12-14 20:37:24  所评章节:53

12

[送红包]

[作者加精] [投诉] [回复]

相邻推荐: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暗界战皇主神空间的道修最后一个捉鬼师回档1995穆斯林的葬礼重生之南朝争霸美漫生存指南宠妻攻略,有点甜天皇巨星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