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胡善围 章节

190、在他的bgm里,没有人能够打败他。

推荐阅读: 寒门狂婿 绝顶保镖 仙王归来 史上最强大师兄 鉴宝神医 诸天祖师模拟器 御天武帝 武道战神 泛次元聊天群 至尊仙道

建文二年的第一场雪降临大明后宫时, 马皇后生产。

在失去了母亲和弟弟之后添丁家口, 对建文帝而言是莫大的安慰, 建文帝难得罢朝一日, 陪在产房外面, 自打马皇后见红发动,建文帝就开始斋戒, 后宫忌生杀荤腥, 大门悬起了弓箭等物, 等待皇嗣诞生。

瑞雪兆丰年,建文帝觉得这个孩子会给大明带来好运。

马皇后不负众望,生下一个皇子, 加上之前的太子, 有两个儿子傍身的她, 地位如以前的马皇后一样巩固,无人能撼动了。

建文帝抱着新生儿,感受着小婴儿特有的生机, 加上最近改革推行的顺风顺水, 他觉得自己即将否极泰来,要转运了。

减去江南田税后, 建文帝得到了江南地主们的拥护,而其他地区百姓那些反对之音, 被手下官员刻意屏蔽掉了——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提到当年锦衣卫的好处了,锦衣卫在的时候,高祖皇帝对民间舆论了如指掌, 是他的耳朵和眼睛。

没有了锦衣卫,又没有成立其他特务组织,官员为迎合新君,断开了言路,建文帝听不到反对的呼声,自以为做对了,实际上自己已经成为聋子和瞎子。

建文帝知道减了税,就能藏富于民,让百姓受益,他的支持率就会提高,其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江南土地肥沃,交通便利,但是土地兼并同样严重,种地的大多是佃农,土地所有权掌握在江南大地主手中,而朝廷官员很多都是大地主家庭出身,包括方孝孺家族,家族的土地庞大,骑马去收租子,收一个月都收不完,所以无论减税还是削掉户部户籍门槛,容许南人官员入职户部,到头来,都是便宜了南人官员,普通老百姓并没有得到多少实际利益。

南人官场、钱场两得益,当然全力支持这两项改革,建文帝听到的皆是欢呼声和叫好声,大多数人保持沉默,或者呼声被官员压下去。

但是不管怎么说,建文二年年末和次年年初,建文帝都在新生儿的诞生、改革的欢呼声、还有北伐军接连取得大捷的喜报中度过,一切都来的太顺了,他越发相信自己的判断是对的。

北伐军元帅盛庸再次主动出击,取得了东昌大捷,燕军大败,燕王差一点点就被活捉了,幸亏手下大将张玉勇猛,冲进敌阵,把燕王救出来,自己却战死。

捷报传来,建文帝大喜,特将捷报祭告太庙,说给祖先们知道。

可是太庙的祭品都还新鲜时,燕王朱棣再次召开誓师大会,效仿当年曹操断发,当场脱下袍服焚烧,立下誓言,燕军士气大胜,迅速反击,和盛庸二十万南军开战,双方各有胜负。

这一次燕王朱棣比盛庸更无耻更不要脸手段更骚了,每一次进攻,燕王朱棣都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且身边都跟着一群士兵敲锣打鼓吹着号角,大呼“燕王在此!”,以及建文帝那句著名的“勿使朕有杀叔之名”。

每一次撤退,燕王也是要士兵们先走,他留下来断后,照例是锣鼓喧天,高呼“我爹是高祖皇帝”,以及那句“勿使朕有杀叔之名”。

燕王已经把这句话当成了免死金牌,他明明晓得是要他死,不要活捉的意思,却故意曲解,要南军们以为建文帝的旨意是不要杀他,杀他就是抗旨不尊,就要杀头。

不仅如此,燕王每一次冲锋陷阵,或者断后压阵,保护燕军撤退,都会大张旗鼓播放这种鬼畜般的bgm(背景音乐),并进行洗脑循环,让所有南军都知道他在这里:我在这里,你们不敢打我,只有我打你,你们不能还手,还手就是抗旨,要杀头的。

为了打仗,燕王彻底不要这张老脸了,就像九七版《天龙八部》里黄日华饰演的丐帮帮主乔峰,每一次出场就像扛着一个音箱,播放着乔峰专属bgm,在他的bgm里,没有人能够打败他。

燕王也是一样的,和盛庸军队几次交锋,他一出场,号角先行,伴随“我爹是高祖皇帝”、”燕王在此”以及“勿使朕有杀叔之名”,就像后现代养生摇滚加饶舌说唱,无论燕王如何在南军阵营反复冲杀,都没有南军敢当场还手!

最夸张的一次,是燕王带着他的bgm队伍去前方侦查敌情——是的,燕王自从发现这块护身符挺管用之后,干脆一人包揽了所有危险的活计,从侦查到冲锋,到断后,都是他亲力亲为。

结果燕王在侦查中太累,睡着了,醒来的时候,他和十几个专门演奏bgm的仪仗兵被盛庸十几万南军给包围了。

燕王不愧为是高祖皇帝的儿子,不慌不忙大手一挥,bgm响起来,居然就这样大摇大摆的穿过十几万南军的包围圈!

无人敢动燕王,别说暗箭了,就连屁都不敢放,就怕背负“抗旨”杀头的罪名。

建文帝自扇耳光:我咋就管不住这张嘴呢?

可见说人话是多么重要。普通人很难理解官方语言。五百年后某党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还有某国总统大选,拥有地方支援中央独特发型的总统候选人提出“让某国再次伟大”的竞选口号,都是靠着言简意赅的人话赢得支持。

盛庸快要当气得吐血。作为主帅,他当然也知道“勿使朕有杀叔之名”的真实意思,可是这个隐藏意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当着众人的面,盛庸也不敢公开命令朝着燕王放箭啊!

燕王安然无恙回去之后,越发有恃无恐,两军交战,燕王所到之地,南军偃旗息鼓,不敢动他,知道他离开,才敢端起刀枪和其他燕军拼杀。

盛庸去年使出在济南城悬挂“高祖皇帝神牌”的骚操作,逼得燕王不敢朝着亲爹的牌位开炮,只得撤退,以毒攻毒,以骚克骚。

万万没有想到,燕王在骚操作方面更加没有底线,靠着bgm这一招反败为胜,赢得了夹河大捷,盛庸大败,只得退兵到了德州。

南军损失惨重,刚刚大胜的喜悦兜头浇了一盆凉水。朝廷从狂欢急转直下,变成了恐慌,为了平息众怒,建文帝只得再次罢免了兵部尚书齐泰和翰林侍讲黄子澄——因为是这两个人推荐了盛庸为主帅。

不过,两人明面上是罢官了,实际上是离开京城,拿着建文帝的旨意到处募兵和召集粮草去了。

是的,建文帝这次想给盛庸补充一些兵力,让南军尽快反攻,取得胜利,但是他发现经过耿炳文、李景隆、盛庸三个主帅连连丢兵之后,他手上已经没有现成可用的军队来支援南军了。

黄子澄和齐泰一走,京城的顾命大臣就只剩下方孝孺等人,其中以方孝孺最得圣宠,方孝孺建议建文帝:“如今黄大人和齐尚书去募兵,北方战势紧张,不能等米下锅啊,不如先停战和谈,用缓兵之计。”

建文帝也有此意,以前兵力占据绝对优势都输得一塌糊涂,现在兵力锐减,还怎么打?干脆和谈吧!

谁知建文帝还没选出使者,燕王的使者就已经到了京城,大张旗鼓的宣扬说燕王要和谈!

燕王真是老奸巨猾,他要站在道德的居高点,为将来登基做准备,制造舆论攻势。

燕王使者声称,燕王只是清君侧,绝无谋反之心,只要交出毁了祖制的方孝孺,黄子澄等人,燕王就退兵。

见面燕王使者的漫天要价,建文帝陷入了被动,只得就地还价,由于黄子澄齐泰外出募兵去了,建文帝只能和方孝孺商议对策。

方孝孺慷慨激昂,坦然献头,“要老臣的人头,没问题,尽管拿去便是,不过前提是要燕王亲自来京城,放下兵器,解下盔甲,再带走老臣的人头。为了大明江山,老臣这条命不算什么。”

建文帝忙说道:“万万不可,方大人是高祖皇帝留下的顾命大臣,岂能被燕贼所辱,只要引得燕王进京,当场捉拿,方大人不用真的献人头。我们拖延时间,命南军从辽东攻打燕军,两面夹击。”

君臣敲定了还价,由大理寺的薛少卿代为转达。

君臣商议的“奸计”自然都被胡善围写在字条里,封在蜡丸里,从恭桶运出去。

燕王看到情报,哈哈大笑,“真把我当三岁小孩糊弄了。”遂下令加强辽东腹地的防守,南军只得放弃了从腹地突击。

燕王使者呵斥朝廷言而无信,明明是来谈判的,却暗地里搞偷袭这种无耻的勾当,大骂方孝孺是奸臣,误导君王。

方孝孺被骂得满脸通红,再也扛不住了,于是向建文帝建议:“斩杀燕王使节,以儆效尤。”

当即有大臣建议,“两军相战,不斩来使,这是规矩。”

方孝孺则冷笑,“你为燕军说话,难道你是燕王的奸细?难怪燕王会知道我军偷袭辽东的消息,都是你们这些奸细泄露出去的!”

为了维护顾命大臣,建文帝下令将燕王使节斩首示众。

于是乎,朝廷和燕王谈判破裂,朝廷因斩了使节,乱了规矩,在舆论中再次败于下风。

当然,这些建文帝是听不到的,他身边的人都说斩得好。

使者被斩,燕王大怒,前方传来绝密情报,说黄子澄募了数百万石粮草,去支援德州盛庸军队的粮草,即将送达。

纪纲偷偷搞了六千套南军的军装,燕王下令换装,装成南军,居然成功蒙混过关,到达沛县,火烧南军粮草,河里的鱼虾都烧熟了,黄子澄一腔心血,毁于一旦。

京城,面对粮草被拦截的噩耗,方孝孺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再接再厉,又献上一个反间计:要建文帝写信给燕王世子朱高炽,许诺燕王之位,只要他肯归顺朝廷,指认父亲燕王朱棣是反贼,就把北平封给他。

又要建文帝派出燕王可以相信的人,向燕王泄密,说燕王世子已经归顺朝廷。

方孝孺要燕王父子反目,这个方法曾经被李景隆用于离间燕王的亲弟弟周王父子。当年周王嫡次子就是嫉妒哥哥周王世子,写信举报自己的父亲和亲哥哥谋反,由此得到了周王的位置,只顾自己的富贵,任凭家人全部贬为庶人,圈禁凤阳。

方孝孺故技重施,利用人心阴暗面对付燕王,“……根据我军斥候情报,燕王世子朱高炽犹如身体肥胖,不善打仗,一直留在北平守城。燕王每一次出征,都是带着次子朱高煦,朱高煦勇猛善战,曾经在战场上救过燕王,燕王不止一次当众说次子最像他,可见燕王偏心次子,燕王世子难道不嫉,不慌?”

建文帝迟疑片刻,说道:“万一燕王世子不上当,拒绝了怎么办?”

方孝孺笑道:“只要他拆开信看了、只要燕王知道世子和殿下派出的使者有过接触,不管他们信不信,都会在心里埋下一根刺,燕王有了弟弟周王的前车之鉴,焉能不防备世子?父子离心,燕王世子镇守北平,燕王首尾难以相顾,必定阵脚大乱。”

建文帝觉得反间计可行,当即就写了一封书信,要使者送到北平燕王世子手里,反间计第一个步骤完成,可是第二个步骤有点难,上次斩了燕王派出的使节,现在燕王定不相信我,他会相信谁的话呢?

建文帝左思右想,想到一个人——怀庆大长公主。

燕王的弟弟周王是怀庆大长公主的母妃成穆贵妃孙氏养大的,两人感情好,爱屋及乌,燕王待怀庆大长公主这个妹妹比其他公主要亲热一些,怀庆大长公主的话燕王应该相信。

于是,建文帝召见怀庆大长公主,要她写信给燕王,说燕王世子已经暗中归顺朝廷,要燕王小心自己的儿子,以免重蹈弟弟的覆辙。

怀庆大长公主早就投靠了燕王,建文帝要她挑拨燕王父子,她表面上顺从,抄写了建文帝早就准备好的书信,盖上私章,还特意要亲信随从千里迢迢送信给燕王。建文帝对怀庆大长公主的配合很满意。

怀庆大长公主表面上说这是她应该做的,背地里却将建文帝的反间计透露给燕王示警。

千万不要重现五哥周王的悲剧啊!怀庆大长公主对建文帝这个侄儿更加不齿,你自杀自、杀死亲娘和弟弟也就罢了,还要挑拨别的亲人反目成仇,心思全用在歪路上。

北平城。

燕王世子朱高炽看着案几上的信,就像一个块烫手山芋,几次手指碰上去,就立马弹开了。

他不晓得建文帝的亲笔信里写的什么,来送信的朝廷使者也语焉不详,不过,他在京城当了近十年的人质,练成了谨小慎微、沉得住气的性格。

也有说他性格太过温吞,但是,当你有一个不要脸不停骚操作、自带bgm的爹、一个彪悍到能够带着一万士兵防御三十万大军攻城的娘、一个性格冲动暴脾气的亲弟弟、一个“打蛇少女”的妻子,连妾都是出身京城豪门的将门虎女,妻妾合力登上城墙,拿着兵器和婆婆一起狂砍攻城的南军。

一个个都不好得罪,唯有朱高炽这种性格,才能在“群狼环视”下,把小日子过下去。

朱高炽举棋不定,只得把老婆世子妃张氏和侧妃郭氏叫来,问该怎么办?

世子妃张氏:“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朝廷先毁了规矩,杀了我们燕王府的使者,可见朝廷不可信,这信的内容无论是什么,都不能信。”

侧妃郭氏说道:“燕王府的主人是公公,朝廷如果又要和谈,这封信应该送到前线公公手里,怎么巴巴送到北平来?还指名道姓送到世子手里?其中必然有诈。”

朱高炽一拍圆圆的大脑袋,“你们说的都对,名不正则言不顺,我不能做主,得送到能够做主的人手里,来人,把信原封不动装进匣子里,连同朝廷使者一起送到父王那里去,请父王定夺。”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更得早,求表扬,求花花,求评论~~~~~~

今晚送200个个红包,祝大家五一长假玩的开心,睡的满足,光吃不胖

相邻推荐: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暗界战皇主神空间的道修最后一个捉鬼师回档1995穆斯林的葬礼重生之南朝争霸美漫生存指南宠妻攻略,有点甜天皇巨星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