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胡善围 章节

124、他还是个孩子啊

推荐阅读: 寒门狂婿 绝顶保镖 仙王归来 史上最强大师兄 鉴宝神医 诸天祖师模拟器 御天武帝 武道战神 泛次元聊天群 至尊仙道

茹司药二十七岁, 在这个年代, 算是老姑娘了, 不过宫廷女官嫁给官员当续弦, 也是极大的联姻价值。茹司药父母双亡, 族人无人考虑她的意愿,都想利用她的婚姻攀富贵, 媒人趋之若鹜。

茹司药听到消息, 原本打算先回老家祭扫, 立刻改变了主意,先把生米煮成熟饭,和谈复成亲, 结为官方承认的伴侣。

谈家和茹家都是江南大族, 谈复快三十了还打着光棍, 身为监察御史的谈爹早就坐不住了,甚至说出“你好男色也不要紧,我只想抱个孙子, 你爱谁谁”这种话。

结果谈复带茹司药回无锡老家, 商议婚姻大事。谈爹狂喜万分,以为自己做梦, 儿媳妇出身书香门第,六品女官, 待遇终身,温柔贤淑(表面上),精通医术, 当即三媒六聘,娶儿媳过门。

新婚三天,谈复借口带着茹司药去新娘子老家回门,其实是游历天下去了,谈爹准备了好几车礼物带给亲家,期盼十个月后抱上孙子,却不知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茹司药带着丈夫锦衣还乡,去父母坟前祭扫,茹家族人如意算盘被打破了,还得强颜欢笑接待新姑爷,因为谈家是无锡大族,家里是做官的,不好惹。

回老家尽了孝道,茹司药和谈复开始了“夫妻尝百草”之旅,他们泛舟东海,还去了西南,奢香夫人热情接待他们,和寨子里的巫医互通有无,得了许多新奇的药材,试验药性,还画了图谱,以方便后人采摘。

因胡善围救了茹司药一命,两人一直保持着联系,茹司药把经历写成书信,投到各个驿站,辗转传到宫里,几乎每月一封。

谈茹夫妻的行踪不定,在一个地方停留的时间不多,但是游历和收集药材都要花钱的,靠着茹司药的俸禄和夫妻偶尔行医治病的报酬支撑,自给自足。不拿家里的一分钱,也就不用受到家族的禁锢,要茹司药在家里当足不出户的贤妻良母了。

古往今来,女人要自立,追逐理想,都是首先要经济独立——就是能赚钱。

胡善围按照书信标注的驿站,把茹司药的俸禄捎过去。她晓得茹司药的清高脾气,不敢多给,俸禄是多少就给多少。

有情人终成眷属,胡善围很为谈茹夫妻高兴,两情相悦,又志同道合,简直是神仙眷侣。

胡善围得不到,有人得到了,是一种安慰,也是一种鼓励,谈茹夫妇好事多磨,无论爱情还是事业都能得到圆满,令胡善围觉得她和沐春将来是有希望的。

就这样匆匆一年多,孝慈皇后二十七个月的孝期过去,宫里除了服,不再穿素服,恢复了以前花红柳绿、鲜花着锦。

孝期一过,洪武帝飞速给成年的儿子们定了婚事,举办婚礼后立刻滚去藩地就藩,由此,大明亲王就藩的平均年龄从二十岁立刻跌落到了十五岁。

首先结婚的就是鲁王朱檀,郭宁妃唯一的儿子。为了报答郭家满门的忠诚,洪武帝给鲁王找了个家世显赫的王妃——将信国公汤和的嫡长女汤氏赐婚给了鲁王。

和魏国公徐达一样,汤和也是凤阳老乡。当年汤和追随郭子兴参加红巾军,混得不错,于是写信给当时还在当和尚糊口的朱元璋,说在郭子兴这里混能吃饱饭,偶尔还能吃上肉,有前途!

朱元璋遂还俗,去投奔这个凤阳老乡,因相貌端正,会办事,成为郭子兴账下的仪仗兵,还娶了郭子兴的养女马氏为妻。后来朱元璋上演蛇吞象,逆转了局面,吞下其的政治遗产,杀其子,逼娶其女郭氏为妾,成为一方霸主。

可以说大明帝国的存在,都因信国公汤和的一封信而来。

连挑剔的郭宁妃对儿子的亲事都很满意,目前全京城最显赫的未婚女子就是汤氏了。

得到了出身高贵的妻子,以及势力强大的岳父家支持,鲁王得陇望蜀,对沈琼莲贼心不死,说“孝陵被北元焚毁的那晚,我把被子给沈教习盖上了,只穿着单薄的寝衣持剑守着,难道都没有打动沈教习吗?”

沈琼莲二话没说,还给鲁王十床被子,“够不够?不够再给你十床。”

鲁王伤心欲绝,瘫在十床被子里伤神,被郭宁妃知道了,生怕鲁王搅黄了这桩好婚事,严厉训斥儿子,莫要坏了她的封后之路,以后待她封后,自有办法让沈琼莲嫁给他做侧妃。

鲁王晓得厉害,乖乖的娶了汤氏。

婚礼过后,洪武帝立刻下旨要鲁王就藩山东兖州。

郭宁妃傻了眼,跑去找洪武帝,想要多留儿子几年——她还没封后呢!

胡善围死死的拉住了犯蠢的郭宁妃:“娘娘,圣旨已经下了,您以什么理由要皇上收回成命呢?”

郭宁妃哭道:“兖州那么远的地方,藩王无召不得入京,必须待在藩地,岂不是生离了我们母子?他还是个孩子啊,到了藩地,他就是个头,谁能管着他?离开了本宫的严格管束,万一服用丹药的老毛病又犯了怎么办?听说那东西有瘾的。”

郭宁妃的担心不无道理,鲁王并不是个有自制力的人。

胡善围想了想,说道:“娘娘现在只有一个办法能够延迟鲁王就藩的时间,除此之外,无论娘娘如何苦求皇上,都是没有用的。”

郭宁妃如获救命稻草似的抓住胡善围的手:“什么法子?本宫拼尽全力也要做到。”

胡善围说道:“娘娘自请辞去代掌后宫之大权。”

郭宁妃不出声了,只是抓着胡善围的手尚未放开,眼神纠结。

胡善围叹道:“以皇上的性格,岂是会被娘娘的眼泪打动的丈夫?岂是因担心鲁王犯了老毛病而改变就藩制度的父亲?如果娘娘放弃后宫大权,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在钟粹宫里等着抱孙子,或许皇上会因郭家几十年来的忠诚而多留鲁王两年。”

“娘娘又掌后宫大权,郭家掌禁军,鲁王迟迟不就藩,瓜田李下的,皇上会怎么想?何况鲁王的岳父大人、信国公汤和掌着大明水师,负责海防,外戚势力强大,娘娘不放手,皇上不放心。”

鲁王此人,亲妈管着后宫,大舅是禁军总司令,岳父是海军总司令。以洪武帝多疑的性格,他能容忍鲁王继续待在京城?

宫廷当差六年了,胡善围一直身处宫廷风波的旋涡核心,承蒙孝慈皇后指点,以及她个人在宫廷斗争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她大体了解洪武帝的心思,看得通透,故能一针见血的指出洪武帝的顾虑。

所有人,文武大臣、结发妻子、妃嫔、皇子公主,统统都是洪武帝棋盘的棋子,洪武帝是个高明的棋手,他以人为棋,进攻或放手,为了大局,该“牺牲”的棋子,他不会心慈手软。

对于洪武帝,不能以丈夫或者父亲的身份来揣度他的思想和行为,他首先是个帝王,要维护统治,确保权柄在手,无人能挑战,哪怕是他的儿子。

胡善围对着郭宁妃当头喝棒,把她“打”懵了。

郭宁妃僵在当场,想了很久,最后还是放手,没有去苦求洪武帝,更没有自请放弃后宫大权。

胡善围看着郭宁妃落寞的眼神,不禁有些为之感叹:

这个被亲生父亲当做礼物,亲手送到洪武帝床上的女人,郭宁妃前半生都在为父兄、为郭家、为儿子,压抑了自己委屈当妾室,后半生郭宁妃想为自己而活,她太想扶正了,她想成为坤宁宫的新主人,成为国母。

这两年来,郭宁妃把胡善围奉为上宾,虽是互相利用的关系,但相处久了,还是有些感情在,起码郭宁妃能听劝谏,不是那种一朝得势就不可一世的人。

胡善围扶着郭宁妃坐下,劝道:“娘娘,皇后的位置是那么好坐的?孝慈皇后在位期间,把娘家马氏家族压的死死的,马家连个伯爵都没有,唯一出色的侄儿马晔还阴沟翻船,被人算计死了。当时孝慈皇后还向皇上请赐尚方宝剑,若马晔不听话,就地斩杀,这是何等的魄力。您的娘家两个手握实权的侯爵哥哥,鲁王再不去就藩,您觉得合适吗?”

“孝慈皇后、孝慈皇后,你总是说她如何如何好,难道她做的就一定对吗?”郭宁妃不耐烦了,左性又起,就像一个每次考试刚刚够及格线的学生,邻居正好是次次考第一的“别人家的孩子”。

她不想服,却又不得不服,每次一听“别人家的孩子”,她就暴躁起来,她不想听。

相处两年,胡善围也能捉住郭宁妃的“七寸”,郭宁妃的“七寸”就是当皇后。

胡善围劝道:“娘娘想当皇后,就要和皇上的立场和利益保持一致,娘娘不要把自己当成郭家的女儿、鲁王的母亲。倘若郭家和鲁王的利益与皇上相冲,娘娘就要毫不犹豫的和皇上站在一边,打压郭家和鲁王。”

郭宁妃是个直肠子,胡善围就直话实说,否则弯弯绕绕的,凭郭宁妃的智商,她也听不懂。

郭宁妃开始抬杠了,说道:“没有郭家和鲁王,本宫和那些毫无根基的嫔妃有什么区别?就像郭惠妃,她爹是郭子兴,皇上当年……咳咳,郭家的势力全部融入了朱明王朝,郭惠妃为皇上生了五个孩子,真是把自己的全部献给了皇上,按照你说的,和皇上利益保持一致,她应该当皇后啊,可是郭惠妃在宫里就像空气一样没有存在感,这么多年连个位份都没往上提。”

哎哟,郭宁妃这两年有进步,都会据理力争反驳了,胡善围很是欣慰,有种自家养的猪终于会拱白菜的感觉。

胡善围说道:“娘娘说的太对了,本来郭惠妃万事俱备,但是谁叫当年郭惠妃的哥哥郭天叙不服,非要起兵夺回郭家遗产呢?皇上杀了谋反的郭天叙,一旦沾上血仇,封后之事就不好办了,郭惠妃受家族拖累,失去封后资格。所以娘娘是命中注定要当继后的人,要好好珍惜机会,保护皇上的利益,夫妻一体,通过重重考验,皇上会知道娘娘的好处,封娘娘为后。鲁王就藩就是一道考验,娘娘要挺住啊。”

换一个角度,要是你当皇帝,你也会选择把自己利益高过娘家和儿子利益的女人当皇后。

郭宁妃终于想通了,没有阻扰鲁王就藩,还赐给鲁王好些书籍,要他去藩地之后修身养性,当一个造福一方的大明好藩王。

除次之外,郭宁妃还宣了儿媳妇汤氏进宫,将孝慈皇后下令制定的《赵宋贤妃训/诫录》赐给鲁王妃。

郭宁妃叮嘱儿媳,“孝慈皇后是贤妃典范,这本书编出来的时候,本宫在坤宁宫站着拱听了三日,受益匪浅。以后你和鲁王一起过日子,倘若有迷茫不解之时,就拿出这本书细品,它会教你如何当一个好妻子、好王妃。”

其实当年郭宁妃站着拱听三日,腿都麻了,回去之后还抱怨来着,觉得孝慈皇后故意摆威风。

屁股决定脑袋,现在郭宁妃成了后宫之主,她才发现这本书真正的妙处,恨不得要后宫的人再学习一回。

汤氏就像请神似的,将《赵宋贤妃训/诫录》一书恭恭敬敬捧回鲁王府。

胡善围看到这本她亲自去杭州雕版印刷的书,自有一番感慨,她只当了六年女官,却恍如隔世,二十岁以前和二十岁以后的完全是两个世界。

胡善围命人刻意将此事传遍后宫,当然也传到洪武帝耳边,洪武帝对郭宁妃很满意,尤其是孝慈皇后的《赵宋贤妃训/诫录》,更是激发了他思恋亡妻之惆怅,觉得郭宁妃终于开窍,领悟到了孝慈皇后的精神。

当晚,洪武帝宿在钟粹宫,钟粹宫外摆出“卫门之寝”的仪仗,两颗老树开花,自有别样景致。

鲁王乖乖奉旨携新婚妻子去了山东兖州就藩。

兖州是个好地方,地方富裕,地处内陆,比较安全,不用像燕王府,秦王/府,晋王府这种位处边防城市要塞的城市,不用操心打仗保护国土的事情,当个太平王爷,富贵一生。

洪武帝晓得鲁王有几斤几两,把他安排的明明白白,皇室都说鲁王是个有福气的。

鲁王就藩之后,洪武帝立刻封了郭宁妃为贵妃。

离后位只差一步了!接到升职的圣旨,郭贵妃顿时神清气爽,一下子将儿子远赴兖州就藩的怅然抛到脑后,紧紧抓着胡善围的手,“你又说对了,只要照着孝慈皇后的路数往前走,后位就是本宫的。”

作者有话要说:  郭贵妃: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从学渣到学霸,我究竟经历了些什么。

今晚送100个红包,大家周末愉快~

恭喜读者名字短一点喜提100点大红包

№4 网友:名字短一点 评论:《胡善围》 打分:2 发表时间:2019-02-22 21:31:31  所评章节:123

喜剧之王

相邻推荐: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暗界战皇主神空间的道修最后一个捉鬼师回档1995穆斯林的葬礼重生之南朝争霸美漫生存指南宠妻攻略,有点甜天皇巨星是怎样炼成的